喻世明言(繁体)

第三十卷 明悟禪師赶五戒

更新时间:2021-01-29 13:51:30

昔為東土寰中客,今作菩提會上人。

手把楊枝臨淨土,尋思往事是前身。

話說昔日唐太祖姓李名淵,承隋天下,建都陝西長安,法令一新。仗著次子世民,掃清七十二處狼煙,收伏一十八處蠻洞,改號武德,建文學館以延一十八學士,造凌煙閣以繪二十三功臣,相魏徵、杜如晦、房玄齡等輩以治天下。貞觀、治平、開元,這几個年號,都是治世。只因玄宗末年,寵任奸臣李林甫、盧杞、楊國忠等,以召安祿山之亂。后來雖然平定,外有藩鎮專制,內有宦官弄權,君子退,小人進,終唐之世不得太平。

且說洛陽有一人,姓李名源,字子澄,乃飽學之士,腹中記誦五車書,胸內包藏千古史。因見朝政顛倒,退居不仕,与本處慧林寺首僧圓澤為友,交游甚密。澤亦詩名遍洛,德行滿野,乃宿世古佛,一時豪杰皆敬慕之。每与源游山玩水,吊古尋幽,賞月吟風,怡情遣興,詩賦文詞,山川殆遍。忽一日,相約同舟往瞿塘三峽,游天開圖畫寺。源帶一仆人,澤攜一弟子,共四人發舟。不半月間至三峽,舟泊于岸,振衣而起。忽見一婦人,年約三旬,外服舊衣,內穿錦襠,身怀六甲,背負瓦罌而汲清泉。圓澤一見,愀然不悅,指謂李源曰:“此孕婦乃某托身之所也,明早吾即西行矣。”源愕然曰:“吾師此言,是何所主也?”圓澤曰:“吾今圓寂,自有相別言語。”四人乃入寺,寺僧接入。茶畢,圓澤備道所由,眾皆惊异。澤乃香湯沐浴,分付弟子已畢,乃与源決別。說道:“澤今幸生四旬,与君交游甚密。今大限到來,只得分別。后三日,乞到伊家相訪,乃某托身之所。三日浴儿,以一笑為驗,此晚吾亦卒矣。再后十二年,到杭州天竺寺相見。”乃取紙筆作《辭世頌》曰:四十年來体性空,多于詩酒樂心胸。

今朝別卻故人去,日后相逢下竺峰。

咦!幻身复入紅塵內,贏得君家再与逢。

偈畢,跏趺而化。本寺僧眾具衣龕,送入后山岩中,請本寺月峰長老下火。僧眾誦經已畢,月峰坐在轎上,手執火把,打個問訊,念云:三教從來本一宗,吾師全具得靈通。

今朝覺化歸西去,且听山僧道本風。

恭惟圓寂圓澤禪師堂頭大和尚之覺靈曰:惟靈生于河南,長在洛陽。自入空門,心無挂礙。酒吞江海,詩泣鬼神惟思玩水尋山,不厭粗衣藜食。

交至契之李源,游瞿塘之三峽。因見孕婦而負罌,乃思托身而更出。再世杭州相見,重會今日交契。

如今送入离宮,听取山僧指秘。咄!三生共會下竺峰,葛洪井畔尋蹤跡。

頌畢,茶毗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煙直透云端,煙中顯出圓澤全身本相,合掌向空而去。少焉,舍利如雨。眾僧收骨入塔,李源不胜悲愴。

首僧留源在寺閒住數日,至第三日,源乃至寺前訪于居民。去寺不半里,有一人家姓張,已于三日前生一子。今正三朝,在家浴儿。源乃懇求一見,其人不許。源告以始末,賄以金帛,乃令源至中堂。婦人抱子正浴,小儿見源果然一笑,源大喜而返。是晚,小儿果卒。源乃別長老回家不題。

日往月來,星移斗換,不覺又十載有余。時唐十六帝僖宗乾符三年,黃巢作亂,天下騷動,万姓流离。君王幸蜀,民舍宮室悉遭兵火,一無所存。虧著晉王李克用興兵滅巢,僖宗龍歸舊都,天下稍定,道路始通。源因貨殖,來至江浙路杭州地方。時當清明,正是良辰美景,西湖北山游人如蟻。源思十二年前圓澤所言“下天竺相會”,乃信步隨眾而行,見兩山夾川,清流可愛,賞心不倦。不覺行入下竺寺西廊,看葛洪煉丹井。轉入寺后,見一大石臨溪,泉流其畔。源心大喜,少坐片時。忽聞隔川歌聲,源見一牧童,年約十二三歲,身騎牛背,隔水高歌。源心异之,側耳听其歌云: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异性常存。

又云: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話當時恐斷腸。

下一页

上一篇:第二十九卷 月明和尚度柳翠

下一篇:第三十一卷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