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绎。
去乡离家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原一见兮道余意,君之心兮与余异。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得见兮心伤悲。
倚结軨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霑轼。
忼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
此篇为古典文学中的抒情长诗,作者借秋日之景,寓言自身遭遇,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个人理想的追求与不得志的悲哀。全诗情感丰富,层次分明,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歌开篇即以秋日之气为引,通过“萧瑟”、“草木摇落”等词,营造出一片肃杀、凋零的氛围,寓意着时光流逝与人生易老。随后,作者通过远行、登山临水等意象,暗示自己处于人生旅途中的漂泊与离别之感,情绪由自然之景转入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惆怅。
接下来,作者详细描绘了自己作为“贫士”、“羁旅”的处境,表达了失去职位(“坎廪兮贫士失职”)、孤身无友(“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的困顿与悲伤,以及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此处运用了大量叠词和象征手法,如“泬寥”、“寂寥”等,强化了空旷、清冷的意境,映射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诗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还包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作者感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人们背离正道,追求浮华,忠诚与美德不再被重视,正如“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同时,作者表达了对古代圣贤遗风的向往,坚持自己的耿介与高洁,即便面临“浊世而显荣”的诱惑,也宁愿选择“穷处而守高”,体现了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独立的人格精神。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的情感经历了从绝望到寻求希望的转变。面对重重困难和不公,他虽感到“心愀愀之悽怆兮”,但仍抱有对正义终将显现的期待,渴望如流星般传递自己的心声,即便明白现实如同“浮云”遮蔽,依旧不愿放弃。“愿寄言夫流星兮,羌倏忽而难当”,体现了在绝望中寻找瞬间光芒的意愿。
诗的结尾部分,作者再次表达了对理想政治清明的向往,尽管身处困境,仍坚信“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寄希望于上天的庇佑,同时也表明了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坚持自我,追求不朽名声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在乱世中的挣扎、思考与坚持,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