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操端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
时仿佛以遥见兮,精晈晈以往来。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
这段文字出自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远游》,是《楚辞》中的一篇。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瑰丽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理想境界的渴望。
开篇: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无奈,感叹时俗的压迫与自身的无力,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远游。他深夜不眠,思绪万千,感慨人生劳苦无尽,既追忆过往,又对未来充满迷茫。
追寻与超越:随后,诗人向往古代仙人的德行与升仙之路,如傅说依托星辰、韩众得道等,表达了对超凡脱俗、随风而逝、摆脱尘世困扰的羡慕。他希望通过修炼内心、保持精神的纯净,追随自然之道,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
探索“道”之真谛:在诗中,通过与“道”的对话,揭示了道的不可言传、无形无际的本质,强调了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幻想中的神游,如访仙人、沐浴朝露、驾驭龙车等,这些超现实的场景象征着对精神升华的追求。
旅程与归宿:最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穿越天地、遨游四海的壮阔画面,伴以神话中的各种神祇与奇珍异兽,展现了其心灵之旅的广阔与深远。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但诗人坚持内心的指引,决心前往那理想的彼岸——南疑,象征着对真理与理想世界的不懈探寻。
整体而言,《远游》不仅展现了屈原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反思和浪漫想象。通过对仙人世界的向往,表达了作者超越现实困境、寻求精神自由和道德完善的渴望,以及对宇宙奥秘和生命本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