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九章

作者:屈原 〔先秦〕
更新时间:2021-01-15 14:59:46

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

惜诵

此诗为屈原作品,表达了作者忠诚被误解、忠言逆耳的深切悲哀。诗人通过自述,展示了自己虽忠心耿耿却遭受排挤的境遇,对君主的盲目听信谗言表示了无奈和痛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令五帝使折中兮”、“惩于羹者而吹齑兮”,这些都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坚持正义、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明君的期待,以及对自己遭遇的不甘与无奈,体现了士人忠诚与理想的矛盾挣扎。

涉江

《涉江》展示了屈原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慨。诗人在文中表达了自己不为世俗所容,但仍坚持高洁志趣的心声。他回忆过去的辉煌,感叹现实的孤独,同时表明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通过描绘自己理想中的遨游天地、与古圣先贤交往的场景,屈原展现了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结尾处,诗人以自然界的纯洁花朵和鸟雀反衬社会的污浊,表达了对美德不被赏识的深深忧虑。

哀郢

《哀郢》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对楚国都城郢被攻破后的哀悼之作。诗中不仅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还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的痛惜之情。屈原通过个人遭遇,反映了国家的动荡和民族的苦难,以及自己虽然遭受误解但依旧忠心不二的高尚情操。诗中多次提到的回归愿望,象征着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抽思

《抽思》展现了屈原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挣扎。诗人以个人情感的抒发,映射了时代背景下个人价值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他感到自己的忠诚和才智不被理解,甚至遭到误解和排挤,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挫败感。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屈原寄托了自己对于纯真与美好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虚伪与奸诈的不满。

怀沙

《怀沙》是屈原决意以死明志的最后表白。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屈原通过回顾历史上的圣贤,如汤、禹,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失望。最终,诗人决定以身殉国,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与忠诚,表现了对理想和信仰的坚守。

思美人

《思美人》反映了屈原对理想中的“美人”——代表完美政治理想的追求。诗中,屈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他试图通过与古代贤人的精神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在困境中坚持自我,不改初衷的坚韧精神,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惜往日

《惜往日》回顾了屈原昔日的荣耀与忠诚,以及后来遭遇的不幸和误解。诗人痛惜过去受到的信任与支持,对比现在被诽谤和排斥的现状,表达了对君王昏聩、奸佞当道的深深忧虑。在诗中,屈原通过自述个人经历,阐述了忠臣的悲剧命运,同时也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悲剧结局的预感。

橘颂

《橘颂》是一首赞美橘树的诗歌,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渝、品性高洁的赞美。橘树生长于南国,不易移植,象征着诗人自身的忠诚与坚守。诗中通过对橘树外在美丽与内在品质的描述,暗喻了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坚持正道、不随波逐流的道德观念。

悲回风

《悲回风》是屈原晚年之作,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和对世道不公的控诉。诗人以风的回旋、草木的凋零等自然现象比喻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黑暗、小人得志的愤怒和无奈。诗中流露出的绝望情绪,反映了屈原在长期遭受打击后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展现了他即便在绝望中也不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上一篇:天问

下一篇: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