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作者:孟浩然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2 17:53:50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从白日喧嚣过渡到夜晚宁静的田园归隐景象,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怀。以下是各句的解析:

  • 山寺钟鸣昼已昏:首句通过山寺的晚钟声与黄昏的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日暮将至的氛围,暗示了从世俗生活向隐逸世界转换的开始。

  • 渔梁渡头争渡喧:此句描述了渔梁渡口人们急于归家的喧闹场景,与前句山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尘世间忙碌纷扰的生活状态。

  • 人随沙岸向江村:随着画面的推移,人们沿着河岸走向各自的村庄,展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归家之路,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生活的常态。

  • 余亦乘舟归鹿门:这里诗人以第一人称出现,表明自己选择与众不同的归途——乘坐小舟前往鹿门,预示着即将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 鹿门月照开烟树:鹿门山中,月光穿透薄雾照亮了树木,营造出一片清幽神秘的夜景,象征着隐逸之地的纯净与超凡脱俗。

  • 忽到庞公栖隐处:提及“庞公”,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德公,此处暗示诗人到达了一个与世隔绝、历史上著名隐士居住的圣地,强化了归隐的主题。

  • 岩扉松径长寂寥:描写鹿门山中岩石为门、松林夹道的小路,长年寂静无人,进一步突出了隐居地的孤寂与自然之美。

  • 惟有幽人自来去:结尾点明,只有那些追求心灵自由、超然物外的隐者(幽人),才会来到并享受这样的地方,自由来去,不受世俗约束。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上一篇:寄韩谏议注

下一篇: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