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作者:刘长卿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2 17:13:12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自由的隐逸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高洁脱俗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其内容的解析:

  • 孤云将野鹤:开篇以“孤云”与“野鹤”两个意象并列,孤云飘渺不定,野鹤性喜幽静,高飞远举,两者皆为远离尘嚣、自由不羁的象征。这里用以比喻诗人或理想中的隐士,他们不愿受世俗束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超然。

  • 岂向人间住:此句直接表达了拒绝世俗生活的心态。“岂向”二字强烈地否定了在人世间定居的可能,意味着真正的隐士或高洁之士是不会久居于凡尘俗世的,他们的心灵归宿在于那片未被俗世侵扰的净土。

  • 莫买沃洲山:沃洲山,在古代常被文人墨客作为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提及。此句劝诫人们不要仅仅为了隐居之名而去购买或占有这样的名山胜地。诗人认为,真正的隐逸并非形式上的避世,而是心灵的超脱。

  • 时人已知处:指出沃洲山这样的地方已经被世人所熟知,意味着它已失去了作为隐居之地的纯洁与静谧。当一个隐居之处成为众人皆知的所在,便失去了其作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本意。诗人借此强调,真正的隐逸应是寻找那些未被时人所识、能保持心灵纯净的地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孤云、野鹤的意象,以及对沃洲山的提及,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现实、寻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场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真隐与假隐之辨的思考,强调了隐逸生活的本质在于心灵的自由与高洁,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


上一篇:听弹琴

下一篇:玉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