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卷二十七

更新时间:2021-04-09 11:09:08

  主簿:北齐置。隋一人,大唐因之。

  国子博士:班固云,按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又曰:博士,秦官,汉因之。)汉博士多至数十人,冠两梁。(文帝时,博士朝服玄端,章甫冠。)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成帝之代,五经家法稍增,置博士一人。博士选有三科,高第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於时孔光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以高第为尚书。(叔孙通为博士,初制汉礼。又贾谊年二十馀,文帝召为博士,年最少。每有诏议下,诸老生未能言,谊尽为对之,人人各如其意。又元鼎中,徐偃为博士,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张汤劾偃以矫制,法至死。偃以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万人,专之可也。”汤不能诎。又公孙弘、董仲舒、朱云、匡衡、疏广、韦贤、张禹并为博士。)后汉博士凡十四人,(易: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氏;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各一博士。华峤汉书曰:“初,欲立左氏传博士,范升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陈元闻之,乃诣阙上疏争之,更相辩对,凡十馀上,帝卒立左氏学。”)掌以五经教子弟,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旧时从议郎为博士,其通叡异艺,入平尚书,出部刺史、诸侯守相,久次转谏议大夫,中兴高第为侍中,小郡若都尉。博士限年五十。(其督邮板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理易、尚书、孝经、论语,兼崇载籍,穷微阐奥,师事某官,经明受谢。见授门徒尚五十人以上,正席谢生,三郡三人,隐居乐道,不求闻达。身无金痍痼疾,三十六属,不与妖恶交通。王侯赏赐,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顺帝讳保,故称守。)安帝以博士多非其人,诏命三公、将军、中二千石举博士各一人,务得经明行高,卓尔茂异。是时群僚承风,凡所旌贡,绰有馀裕。后旋复故,遂用陵迟。初,平帝元始四年,改博士为博士师,后汉兼而存之,并择儒者。(桓荣、鲁恭、戴凭等并为博士。)魏及西晋朝博士置十九人。(魏乐详字文载,拜博士。於时太学初立,有博士十馀人,其学多偏,不敢亲教,备员而已,唯详五业并授。)武帝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置国子博士一人,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元帝时,荀崧上疏曰:“昔咸宁、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门通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子博士。”)宋、齐诸博士皆皂朝服,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梁国学有博士二人,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魏、晋、宋、齐并不置五经博士,至此始置焉。)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武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引寒门隽才,不限人数。陈因之。后魏、北齐并有之。(后魏崔逸为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也。)隋仁寿元年,省国子博士;大业三年,复置一人。大唐增置二人。龙朔二年,改为司成宣业,咸亨初复旧。诸州府亦有经学博士一人。助教:晋咸宁四年,初立国子学,置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江左及宋并十人。(宋制,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左传、公羊、穀梁,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宋、齐并同。梁国子助教旧视南台御史,品服与博士同,陈因之。后魏亦有。北齐置十人。隋置四人。大唐国子学助教三人,诸府、州、县各有助教员。(府、州二人,县一人,学生各有差。)

  太学博士:晋江左增置国子博士十六人,谓之太学博士,品服同国子博士。梁置太学博士八人,陈因之。后魏亦然。北齐国子寺有太学博士十人。后周置太学博士下大夫六人。隋初置太学博士五人,仁寿元年,罢国子,唯立太学,置博士五人;大业三年,减置二人。大唐因之。助教:后魏置。北齐亦有之,置二十人。后周曰太学助教上士。隋又曰太学助教,五人;大业三年,减三人。大唐因之。

  广文馆: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并以文士为之,大唐天宝九载置。

  四门博士:后魏书刘芳表:“去太和二十年,立四门博士,於四门置学。按礼记曰'天子设四学',郑玄注:'同四郊之虞庠也。'今以其辽远,故置於四门,请移与太学同处。”从之。北齐二十人,隋五人,大唐三人。助教:北齐国子寺有二十人,隋初则五人,大唐因之。直讲四人,大唐初置,无员数,长安四年,始定为四员。大成二十人,大唐置,取贡举及第人,简聪明者,试书日诵得一千言,并日试策所习业等十条通七,然后补充,仍散官,禄俸赐会同直官例给。武太后长安中,省,而置直讲,定为四员。

  律学博士:晋置,属廷尉,卫觊奏请置律学博士,转相教授,东晋以下因之。梁曰胄子律博士,属廷尉。陈亦有律博士。后魏、北齐并有之。隋大理寺官属有律博士八人。大唐因之,而置一人移属国学。助教一人,从九品上。

  大唐置书学博士三人,又置典学二人。(贞观六年正月,命整治御府古今工书锺、王等真迹,得千五百一十卷。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命侍读。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武太后神功元年,谓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多书,合有右军遗迹。”对曰:“臣十代再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馀纸,往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并以进讫。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以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今进上。”太后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以为荣。)算学博士二人,典学二人。

  军器监(监 丞 主簿 甲坊署 弩坊署)

  后周武帝四年,初置军器监。大唐武德初,置军器监。贞观元年,罢军器大监,置少监,后省之,以其地隶少府监,为甲弩坊。开元初,复以其地置军器使。至三年,以使为监,更置少监一员,丞二员,主簿一员,录事一员,及弩坊等署。十一年,悉罢之,复隶少府,为甲弩坊。十六年,移其名於北都,置军器监。(亦尝以太原尹兼领。)天宝六载,复於旧所置军器监,监一人,领甲坊、弩坊两署。

  丞、主簿各一人,大唐置。

  甲坊署令、丞:周礼考工记曰:“函人为甲。”隋少府有甲铠署,大唐改焉。

  弩坊署令、丞:周礼司弓矢掌四弩。隋有弓弩署,大唐改焉。

  都水使者(丞 主簿 舟楫署 河渠署)

  虞舜命益作虞,以掌山泽。周官有林衡、川衡二官,掌林麓川泽之禁。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颜师古曰:“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张晏曰:“主都水及上林苑,故曰水衡;主诸官,故曰都;有卒徒武事,故曰尉。”衡,平也。主平其税也。)掌上林苑,(汉赵充国以中郎为水衡都尉,主舡官也。)盖主上林离宫燕休之处。(王莽改曰予虞。)后汉光武省之,并其职於少府。每立秋貙刘之日,辄暂置水衡都尉,(貙刘,将祭大猎之名。貙,敕俱反。)事讫省。初,秦汉又有都水长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自太常、少府及三辅等,皆有其官。汉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使者以领之。(刘向为左都水使者是也。又续汉百官志曰:“刘向领三辅都水。”)至汉哀帝,省使者官。至东京,凡都水皆罢之,并置河隄谒者。汉之水衡都尉,本主上林苑,魏世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晋武帝省水衡,置都水台,有使者一人,掌舟航及运部,而河隄为都水官属。元康中,复有水衡都尉。(元康百官名及晋起居注曰:“陈慎、戴熊俱以都水使者领水衡都尉。”)怀帝永嘉六年,胡贼入洛阳,都水使者奚濬先出督运得免。江左省河隄。(诸公赞曰:“陈勰字太和,有巧思,为都水使者。”洛阳记云:“千金隄,勰所置。”)宋都水使者,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与御史中丞同。孝武帝初,省都水台,罢都水使者,置水衡令,孝建元年复置。齐有都水台使者一人。梁初与齐同,天监七年,改都水使者为大舟卿,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主舟航河隄。陈因之。后魏初皆有水衡都尉及河隄谒者、都水使者官,至永平二年,都水台依旧置二使者。北齐亦置二使者。隋开皇三年,废都水台入司农,十三年,复置。仁寿元年,改台为监,更名使者亦为监。炀帝又改为使者,寻又为监,加置少监,又改监及少监并为令,领舟楫、河渠二署。大唐武德八年,置都水台,后复为都水署,置令,隶将作。贞观中,复为都水监,置使者。龙朔二年,改都水使者为司津监丞,咸亨元年复旧。光宅元年,改都水监为水衡,置都尉;神龙元年,复为都水监,置使者二人,分总其事,不属将作,领舟楫、河渠二署。

  丞:汉有水衡丞五人,亦有都水丞。后汉、晋初都水使者有参军二人,盖亦丞之职任。宋因之。梁大舟卿有丞。陈因之。后魏、北齐又曰参军。隋曰都水丞。大唐二人。

  主簿:晋水衡都尉有之,为左、右、前、后、中五水衡令,悉皆有之。梁大舟卿亦有之。至隋又置,大唐因之。

  舟楫署令:汉主爵中尉属官有都船令丞,水衡都尉有楫棹令丞。晋曰船曹吏。齐曰官船典军。后周曰舟中士。隋为舟楫署令、丞。大唐因之,令、丞各一人。

  河渠署:隋炀帝置,令、丞各一人。大唐因之。

上一页

上一篇:卷二十六

下一篇: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