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 卢诞 卢光 沉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
自书契之兴,先哲可得而纪者,莫不备乎经传。若乃选君 德于列辟,观遗烈于风声,帝莫高于尧、舜,王莫显于文、武。 是以圣人祖述其道,垂文于六学;宪章其教,作范于百王。自 兹以降,三微骤迁,五纪递袭,损益异术,治乱殊涂。秦承累 世之基,任刑法而殄灭;汉无尺土之业,崇经术而长久。雕虫 是贵,魏道所以陵夷;玄风既兴,晋纲于焉大坏。考九流之殿 最,校四代之兴衰,正君臣,明贵贱,美教化,移风俗,莫尚 于儒。故皇王以之致刑措而反淳朴,贤达以之镂金石而雕竹素。 儒之时义大矣哉!
自有魏道消,海内版荡,彝伦攸斁,戎马生郊。先王之旧 章,往圣之遗训,扫地尽矣。
及太祖受命,雅好经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 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 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学者向 风。世宗纂历,敦尚学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 素怀鈆重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圆冠方领执经负笈之生, 着录于京邑。济济焉足以踰于向时矣。洎高祖保定三年,乃下 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 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斯固一世之盛 事也。其后命輶轩以致玉帛,征沉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 尊而劳万乘,待熊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衣儒 者之服,挟先王之道,开黉舍延学徒者比肩;励从师之志,守 专门之业,辞亲戚甘勤苦者成市。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 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其儒者自有别传及终于隋之中年者,则不兼录。自余撰于 此篇云。
卢诞,范阳涿人也,本名恭祖。曾祖晏,博学善隶书,有 名于世。仕燕为给事黄门侍郎、营丘成周二郡守。祖寿,太子 洗马。燕灭入魏,为鲁郡守。父叔仁,年十八,州辟主簿。举 秀才,除员外郎。以亲老,乃辞归就养。父母既殁,哀毁六年, 躬营坟垄,遂有终焉之志。魏景明中,被征入洛,授威远将军、 武贲中郎将,非其好也。寻除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并称 疾不朝。乃出为幽州司马,又辞归乡里。当时咸称其高尚焉。
诞幼而通亮,博学有词彩。郡辟功曹,州举秀才,不行。 起家侍御史,累迁辅国将军、太中大夫、幽州别驾、北豫州都 督府长史。时刺史高仲密以州归朝,朝廷遣大将军李远率军赴 援,诞与文武二千余人奉候大军。以功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 大夫,封固安县伯,邑五百户。寻加散骑侍郎,拜给事黄门侍 郎。魏帝诏曰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朕诸儿稍长,欲令卿 为师 。”于是亲幸晋王第,敕晋王以下,皆拜之于帝前。因赐 名曰诞。加征东将军、散骑常侍。太祖又以诞儒宗学府,为当 世所推,乃拜国子祭酒。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魏恭帝二 年,除秘书监。后以疾卒。
卢光字景仁,小字伯,范阳公辩之弟也。性温谨,博览群 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孝昌初,释褐司 空府参军事,稍迁明威将军、员外侍郎。及魏孝武西迁,光于 山东立义,遥授大都督、晋州刺史、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
大统六年,携家西入。太祖深礼之,除丞相府记室参军, 赐爵范阳县伯。俄拜行台郎中,专掌书记。十年,改封安息县 伯,邑五百户。迁行台右丞,出为华州长史,寻征拜将作大匠。 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除京兆郡守,迁侍中。 六官建,授小匠师下大夫,进授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 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转工部中大夫。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 浑,以光为长史,进爵燕郡公。武成二年,诏光监营宗庙,既 成,增邑四百户。出为虞州刺史,寻治陕州总管府长史。重论 讨浑之功,增邑并前一千九百户。天和二年卒,时年六十二。 高祖少时,尝受业于光,故赠赙有加恒典。赠少傅。谥曰简。
旋光性崇佛道,至诚信敬。尝从太祖狩于檀台山。时猎围既 合,太祖遥指山上谓群公等曰:“公等有所见不?”咸曰:“无 所见。”光独曰:“见一桑门。”太祖曰 :“是也。”即解围而还。 令光于桑门立处造浮图,掘基一丈,得瓦钵、锡杖各一。太祖 称叹,因立寺焉。及为京兆,而郡舍先是数有妖怪,前后郡将 无敢居者。光曰 :“吉凶由人,妖不妄作 。”遂入居之。未几, 光所乘马忽升厅事,登床南首而立;又食器无故自破。光并不 以介怀。其精诚守正如此。撰道德经章句,行于世。子贲嗣。 大象中,开府仪同大将军。
沉重字德厚,吴兴武康人也。性聪悟,有异常童。弱岁而 孤,居丧合礼。及长,专心儒学,从师不远千里,遂博览群书, 尤明诗、礼及左氏春秋。梁大通三年,起家王国常侍。梁武帝 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 教。大同二年,除五经博士。梁元帝之在藩也,甚叹异之。及 即位,乃遣主书何武迎重西上。及江陵平,重乃留事梁主萧察, 除中书侍郎,兼中书舍人。累迁员外散骑侍郎、廷尉卿,领江 陵令。还拜通直散骑常侍、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察又令重于 合欢殿讲周礼。
高祖以重经明行修,乃遣宣纳上士柳裘至梁征之。仍致书 曰:
皇帝问梁都官尚书沉重。观夫八圣六君,七情十义,殊方 所以会轨,异代于是率由。莫不趣大顺之遥涂,履中和之盛致。 及青缃起焰,素篆从风,文逐世疏,义随运舛,大礼存于玉帛 之间,至乐形于钟鼓之外。虽分蛇、聚纬,郁郁之辞盖阙;当 涂、典午,抑抑之旨无闻。有周开基,爰踪圣哲,拯苍生之已 沦,补文物之将坠。天爵具修,人纪咸理。
朕寅奉神器,恭惟宝阙。常思复礼殷周之年,迁化唐虞之 世。惧三千尚乖于治俗,九变未协于移风。欲定画一之文,思 杜二家之说。知卿学冠儒宗,行标士则。卞宝复润于荆阴,随 照更明于汉浦。是用寤寐增劳,瞻望轸念。爰致束帛之聘,命 翘车之招。所望凤举鸿翻,俄而萃止。明斯隐滞,合彼异同。 上庠弗坠于微言,中经罔阙于逸义。近取无独善之讥,远应有 兼济之美。可不盛欤。昔申涪鲐背,方辞东国;公孙黄发,始 造西京。遂使道为艺基,功参治本。今者一征,谅兼其二。若 居形声而去影响,尚迷邦而忘观国,非所谓也。又敕襄州总管、 卫公直敦喻遣之,在途供给,务从优厚。保定末,重至于京师。 诏令讨论五经,并校定钟律。天和中,复于紫极殿讲三教义。 朝士、儒生、桑门、道士至者二千余人。重辞义优洽,枢机明 辩,凡所解释,咸为诸儒所推。六年,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 同三司、露门博士。仍于露门馆为皇太子讲论。
建德末,重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梁。高祖 优诏答之曰 :“开府汉南杞梓,每轸虚衿;江东竹箭,亟疲延 首。故束帛聘申,蒲轮征伏。加以梁朝旧齿,结绶三世,沐浴 荣光,祗承宠渥,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楚材晋用,岂无先 哲。方事求贤,义乖来肃 。”重固请,乃许焉。遣小司门上士 杨(注)〔汪〕送之。梁主萧岿拜重散骑常侍、太常卿 。大象 二年,来朝京师。开皇三年,卒,年八十四。隋文帝遣舍人萧
子宝祭以少牢,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
重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靡 不毕综。又多所撰述,咸得其指要。其行于世者,周礼义三十 一卷、仪礼义三十五卷、礼记义三十卷、毛诗义二十八卷、丧 服经义五卷、周礼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 二卷。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早丧母,事继母甚谨。弱冠 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 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尝读书见吾丘子,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魏所诛。深父保周、 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 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免虏掠,乃弗食。夜 中匍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 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