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仪式部·卷三

更新时间:2021-03-03 16:15:37

  ○玺

  《说文》曰:玺,王者印也。以守土,故字从土。籀文从玉。

  《春秋后语》曰:秦破魏军於华阳,走我将军孟卯,王授魑干木子崇与秦南阳以千金和。苏代谓王曰:"欲玺者,段干木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欲玺者制地,魏地不尽则不和。(言段干木子以地兑秦,而求相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以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也。"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己行,不可更矣。"

  《史记》曰:沛公先至霸上,秦王子婴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又曰:人有告绛侯周勃欲反,下捕勃治之。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耶?"

  《汉书》曰:初,高祖入咸阳,得秦玺。及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授,号曰"传国玺"。以孺子未立,玺藏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元后。后不肯以授莽,莽使安阳侯王舜谕旨,太后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尾馛报,授人孤寄便夺取其国。为人如此者,狗不食其馀!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当自更作玺,何以用此亡国不祥玺?我为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也。"太后因涕泣。舜曰:"莽必欲得传国玺,宁能终不与耶?"太后闻舜语切,乃出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己,知而兄弟今族灭也。"

  又《王莽传》曰:梓橦人哀章素无行,好为大言。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其二曰:"赤帝行玺",莽至高庙拜授。

  又曰:王闳,王莽叔父,哀帝世为中常侍。时董贤为大司马,帝临崩,以玺绶付贤曰:"无妄以与人。"时国无词主,内外恐惧。闳白元后,请夺之。即带剑至宣德闼,谓贤曰:"宫车晏驾,国词未立。君授恩深重,当俯伏号泣,何事久持玺绶以待祸至耶?"贤不敢拒,乃跪授玺绶。

  《后汉书》曰:涿郡太守张丰执使者,举毙薮,自称无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四年,祭遵、朱祐破之。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及执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

  又曰:延熹八年,渤海妖贼盖登等称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铁券相署置,皆伏诛。(《续汉书》曰:时登等有玉印五,皆如白石,文曰: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其三无文字。)

  《续汉书》曰:献穆曹后,曹操之女也。魏授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以玺绶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此玺。"

  《魏志》曰:太祖崩洛阳,时隐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贾逵先王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君玺绶,非君所宜问也。"

  又曰:太和元年,以中山魏昌之安城乡追封甄逸,谥曰"敬侯",孙豫袭爵。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

  《魏略》曰:司马景王废齐王芳,使郭芝入白太后,取玺绶。太后取玺绶,置坐侧。及迎高贵乡公,又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明白,我欲自以玺绶手付之。"

  《吴书》曰:汉大乱,天子北诣河上,六玺不自随。掌玺者以投井。孙坚讨董卓,顿军洛南。其井每有五色气从井中出,坚使人浚之,得汉传国玉玺,其文曰:"授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绥交蟠五龙,龙上一角缺。

  《蜀志》曰:太傅许靖等上言先主曰:"前关羽围于禁襄阳,襄阳子张嘉、王休献玉玺、潜汉水,伏於渊泉,晖影烛耀,灵光彻天。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兴於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以天子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

  邓粲《晋记》曰:江宁民虞迪垦地,得白玉驎玺一钿以献,文曰"长寿万年。"

  《晋书》曰:义阳王威无操行,謟附赵王伦。伦将篡,使威与黄门郎骆休逼帝,夺玺绶。伦败,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夺吾玺绶,不可不煞。"阿皮,威小字也,於是诛威。

下一页

上一篇:仪式部·卷二

下一篇:仪式部·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