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人事部·卷一百三

更新时间:2021-03-03 15:51:11

  ○游说下

  《魏志》曰:袁绍领冀州牧,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属废立之际,忠义奋发。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服,以此争锋,谁敌之?"绍喜。

  王沉《魏书》曰:桓阶,字伯绪。天下乱,太祖兴义兵,袁绍强盛,刘表举州应之。阶说其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於义,未有不败者也。曹公虽弱,扶义而起,奉王命以讨有罪。"羡曰:"善矣!"

  鱼豢《魏典略》曰:苏秦四说秦惠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蜀志》曰:曹公追先主与诸葛亮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求救於孙将军。"亮说权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者。今将军诚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权大悦,即并力拒曹公,败於赤壁。

  又曰:曹公追先主至於夏口,诸葛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时权军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表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荑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牧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晋中兴书》曰:苏峻反,温峤推陶侃为盟主。侃欲西归,峤说侃曰:"天子幽逼,社稷危殆,四海臣子,肝脑涂地,峤等与公致命之秋。事若克济,则臣主同休;如其不然,身虽灰灭,足以谢责於先帝。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虎之势,可得下平。公若违众独反,众心必沮;沮众以败事,义旗将回指於公矣。"侃无以对,遂留不去。

  又曰:建兴初,祖逖进说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逃民怨叛也。由藩王争权,自相诛灭,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今天下既被残酷,遗黎思本,人有奋击之心,但悉无所凭倚。大王诚能命将帅,使若逖等执殳前驱,上为国家雪耻,下为百姓请命,则郡国豪杰必因风响起,沉溺之民欣於来苏也。扫洒中原,清复寰宇,此千载之一时,愿大王图之。"中宗於是始欲疆理神州。

  又曰:刘牢之屯洌州,桓玄至於湖熟,遣牢之族舅何睦说曰:"今君战败则倾宗,战胜亦覆族,欲以是安归乎?孰若翻然改图,惟理是宅,则身与金石等固,名与天壤无穷哉?"牢之得说,诣玄请降也。

  范亨《燕书》曰:晋室大乱,高祖方经略江东,高诩说高祖曰:"自王公政错,士人失望。襁负归公者,动有万数。今王氏败没,而福宿见尾箕,其兆可见也。今晋室虽衰,人心未变。宜遣贡使江东,亦有所尊,然后仗义声以扫不庭,可以有辞於天下。"高祖深纳焉。

  《宋书》曰:二凶构逆,王僧达回惑,不知所从。有客说之曰:"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也。"

  《唐书》曰:李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李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景略出军门恸哭曰:"谁知此军一旦陷於不义?"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

  又曰:柏耆者,将军良器之子。素负志略,学纵横家流。会王承宗以常山叛,朝廷厌兵,欲以恩泽抚之。耆于蔡州行营以画干裴度,请以朝旨奉使镇州,乃自处士授左拾遗。既见承宗,以大义陈说,承宗泣下,请质二男,献两郡,由是知名。

  韦昭《吴书》曰:将军曹仁在公安拒守,吕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将军守荣逃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祠,为天下笑,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之。

  《太公六韬》曰:文王斋戒三日,乘田车田马田於渭之阳。吕尚以竿以渔曰:"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多,大鱼食之。夫鱼食于饵乃牵於缗,人食其禄而服於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也。"

  《春秋后传》曰:梁以张仪为,齐楚怒,约而攻梁,雍沮曰:"请令解攻。"雍沮谓齐、楚之王曰:'王亦闻张仪之约秦王乎?"曰:'王若相仪于梁,齐楚恶仪必攻魏,魏战而胜,是齐楚之兵折而仪固得梁矣。若不胜,梁必事秦,以持其国,必割地以赂王。若欲复攻,其弊不足以应秦。'此仪之所以与秦王阴相约也。"齐楚王曰:"善。"乃遽解兵。

  又曰:魏加问春申君:"闻欲将临武君,有之乎?"曰:"有矣。"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可乎?"春申君曰:"可。"曰:"更嬴与魏王处廪下,更嬴谓魏王曰:臣能为王虚发而下鸟。有间,雁来,更嬴虚发而鸟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嬴曰:此孽也。王曰: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者,故创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距秦之将也。"

  又曰: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故信都令汉阳阎忠说嵩曰:"难得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知者,必因机以发。今将军遭难得之时,蹈机而不发,将何以权大名乎!"

下一页

上一篇:人事部·卷一百二

下一篇:人事部·卷一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