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职官部·卷二十四

更新时间:2021-03-03 15:09:51

  又曰:卢坦为御史中丞,裴均为仆射,左班逾位请退之,均不受。坦曰:"姚南仲为仆射,例如此。"均曰:"南仲何人?"坦曰:"南仲是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寻罢为右庶子,时人归咎於均。

  《三国典略》曰:梁张绾,字孝卿,雍州刺史绩之弟也。梁主策其百事,绾对阙其六,乃号为百六公。常为御史中丞,兄绩为仆射。元日朝会,及百司就列,兄弟并导驺两途,前世未有,时人荣之。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录》曰:段凯骁勇善射,好读书,为御史中丞,明笔直绳,无所阿避,号曰老虎。

  《傅咸集》:奏曰:司隶中丞得纠太子而不得纠尚书。臣所未譬,朝廷无亦易之。梅陶自叙曰:"余居丞,曾以法鞭皇太子傅,亲友莫不致谏。余笑而应之。堂高由陛下,太子所以崇於上,由吾奉王者法,吾岂枉道曲媚?后皇太子特见延清,赐以请宴礼之,如师。"袁淑《谢中丞章》曰:"窃惟此职,昭赞实预损益,必须廉明威正。刺骨穷文,使权家勋族不敢藉强而侮物;戚门右姓不得称雄以掩众。昔傅咸卧治,僚辟戢惧;孙宝移疾,卿尹皆怠。"

  ○持书侍御史

  《汉书》曰:宣皇帝元凤中,路温舒上书宜尚德缓刑,帝深采览之。季秋后谳时,(谳,鱼列反,又音巘。)帝幸宣室齐宫而决事,命侍御史二人持书,遂置持书御史。

  《通典》曰:御史中丞,旧持书御史也。(国讳改焉,后历代皆同。)

  《风俗通》曰: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持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县官漫漫,冤死者半。"

  《后汉书》曰:蔡邕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迁三台。

  《续后汉书·百官志》曰:持书御史,秩百石,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天子疑狱,以法律谳是非,纠六品已下。桓帝以后不治狱,充位而已。

  《魏志》曰:王观字伟台,东郡亶丘人也。明帝幸许昌,召观为治(音持,下同。)书侍御史,典行台狱。时多仓卒喜怒,而观不阿音顺旨。

  《晋书》曰:杜预为镇南,入辞,口启陈寿才史通博,宜补黄散也。(黄,黄门待郎。散,散骑常待。)上曰:"寿可作治书否?"预对曰:"惟在圣诏。"即手诏用之。

  又曰:太始四年置黄沙狱、持书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皆理之。

  《梁书》曰:谢几卿,天监初除征虏,鄱阳王记室,尚书三公侍郎,寻为治书侍御史。旧郎官转为此职者,世谓为南奔。几卿颇失志,多陈疾,台事略不复理。徙为散骑侍郎。

  《后魏书》曰:高道悦拜治书御史,正己当官,亡惮强御,奏举任城王王澄等免官。高祖诏褒美之。

  《隋书》曰:柳彧迁治书侍御史。於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超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闇於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乃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兴寝,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上善之,干子竟免。

  又曰:梁毗为持书御史。时京师饥,上令禁酒,刘昉使妾任(任,纵也。)屋当炉酤酒,毗劾奏昉曰:"臣闻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昉既位列郡公,秩高庶尹,縻爵稍久,厚禄已淹,正当戒满归盈,监斯止足。何乃规曲糵之润,竞锥刀之末,身昵酒徒,家为逋薮?若不纠绳,何以肃厉!"有诏不治,昉郁郁不得志。

  又曰:柳彧为治书御史,右仆射杨素当涂显贵,百寮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於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於廷,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职官部·卷二十三

下一篇:职官部·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