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奇观(繁体)

第三十四卷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更新时间:2021-01-29 13:19:52

叫童子:「吩咐記室將鐘賢弟所居地名及相會的日期,登寫在日記簿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來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邊侍立拱候,不敢有誤。天色已明,小弟告辭了。」伯牙道:

「賢弟且住。」命童子取黃金二笏,不用封貼,雙手捧定,道:

「賢弟,些須薄禮,權為二位尊人甘旨之費。斯文骨肉,勿得嫌輕。」子期不敢謙讓,即時收下。再拜告別,含淚出艙,取尖擔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於腰間,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頭,各各灑淚而別。

不提子期回家之事。再說俞伯牙點鼓開船,一路江山之勝,無心觀覽,心心悒快,相念知音。又行了幾日,捨舟登岸。經過之地,知是晉國上大夫,不敢輕慢,安排車馬相送。

直至晉陽,回覆了晉主,不在話下。

光陰迅速,過了秋冬,不覺春去夏來。伯牙心懷子期,無日忘之。想著中秋節近,奏過晉主,給假還鄉。晉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裝,仍打大寬轉,從水路而行。下船之後,吩咐水手,但是灣泊所在,就來通報地名。事有偶然,剛剛八月十五夜,水手稟復,此去馬安山不遠。伯牙依稀還認得去年泊船相會子期之處。吩咐水手,將船灣泊,水底拋錨,崖邊釘橛。其夜晴明,船艙內一線月光,射進朱簾。伯牙命童子將簾捲起,步出艙門,立於船頭之上,仰觀鬥柄,水底天心,萬頃茫然,照如白晝。思想去歲與知己相逢,雨止月明﹔今夜重來,又值良夜。他約定江邊相候,如何全無蹤影,莫非爽信?又等了一會,想道:「我理會得了。江邊來往船隻頗多,我今日所駕的,不是去年之船了,吾弟急切如何認得?去歲我原為撫琴驚動知音。今夜仍將瑤琴撫弄一曲,吾弟聞之,必來相見。」命童子取琴桌安放船頭,焚香設座。伯牙開囊,調弦轉軫。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聲音。伯牙停琴不操:「呀!

商弦哀聲淒切,吾弟必遭憂在家。去歲曾言父母年高。若非父喪,必是母亡。他為人至孝,事有輕重,寧失信於我,不肯失禮於親,所以不來也。來日天明,我親上崖探望。」叫童子收拾琴桌,下艙就寢。

伯牙一夜不睡,真個巴明不明,盼曉不曉。看看月移簾影,日出山頭,伯牙起來,梳洗整衣。巾幘便服,止命一童子攜琴相隨﹔又取黃金十鎰帶去,「倘吾弟居喪,可為賻禮。」

踹跳登崖,迤逶望馬安山而行。約莫十數裡,出一谷口,伯牙站住。童子稟道:「老爺為何不行?」伯牙道:「山分南北,路列東西。從山谷出來,兩頭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那一路往集賢村去?等個識路之人,問明瞭他,方才可行。」伯牙就石上少憩。童兒退立於後,不多時,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線,發挽銀絲,箬冠野服,左手舉藤杖,右手攜竹籃,徐步而來。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禮。那老者不慌不忙,將右手竹籃輕輕放下,雙手舉藤杖還禮,道:「先生有何見教?」

伯牙道:「請問兩頭路,那一條路往集賢村去的?」老者道:

「那兩頭路,就是兩個集賢村。左手是上集賢村,右手是下集賢村。通衢三十里官道,先生從谷出來,正當其半。東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五里。不知先生要往那個集賢村去?」伯牙默默無言,暗想道:「吾弟是個聰明人,怎麼說話這等糊塗!

相會之日,你知道此間有兩個集賢村,或上或下,就該說個明白了。」伯牙卻才沉吟,那老者道:「先生這等吟想,一定那說路的不曾分上下,總說了個集賢村,教先生沒處抓尋了。」

伯牙道:「便是。」老者道:「兩個集賢村中,有一二十家莊戶,大抵都是隱遁避世之輩。老夫在這山裡,多住了幾年,正是『土居三十載,無有不親人』,這些莊戶,不是舍親,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賢村必是訪友,只說先生所訪之友,姓甚名誰,老夫就知他住處了。」伯牙道:「學生要往鐘家莊去。」老者道:

「先生到鐘家莊,要訪何人?」伯牙道:「要訪子期。」

老者聞「子期」二字,一雙昏花眼內,撲簌簌掉下淚來,不覺大聲哭道:「子期鐘徽,乃吾兒也。去年八月十五彩樵歸晚,遇晉國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講論之間,意氣相投。臨行贈黃金二笏。吾兒買書攻讀,老拙無才,不曾禁止。旦則彩樵負重,暮則誦讀辛勤,心力耗廢,染成怯疾,數月之間,已亡故了!」伯牙聞言,五內崩裂,淚如湧泉,大叫一聲,傍山崖跌倒,昏絕於地。鐘公驚悸,含淚挽扶,回顧小童道:「此位先生是誰?」小童低低附耳道:「就是俞伯牙老爺。」鐘公道:

「原來是吾兒好友。」扶起伯牙甦醒。伯牙坐於地下,口吐痰涎,雙手捶胸,慟哭不已。道:「賢弟呵!我昨夜泊舟,還說你爽信,豈知已為泉下之鬼!你有才無壽了!」鐘公拭淚相勸。

伯牙哭罷起來,重與鐘公施禮。不敢呼老丈,稱為老伯,以見通家兄弟之意。伯牙道:「老伯,令郎還是停柩在家,還是出瘞郊外了?」鐘公道:「一言難盡。亡兒臨終,老夫與拙荊坐於臥榻之前。亡兒遺語囑咐道:『修短由天,兒生前不能盡人子事親之道,死後乞葬於馬安山江邊。與晉大夫俞伯牙有約,欲踐前言耳。』老夫不負亡兒臨終之言。適才先生來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兒鐘徽之冢。今日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紙錢,往墳前燒化,何期與先生相遇!」伯牙道:

「既如此,奉陪老伯,就墳前一拜。」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第三十三卷 誇妙術丹客提金

下一篇:第三十五卷 任君用恣淫遭宮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