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愍太子以兵诛武三思而败,宗楚客等谂侍御史冉祖雍上变,言相王与太子谋。 帝欲按之,至忠泣曰:“往者,天后欲以相王为太子,而王不食累日,独请迎陛下, 其让德天下莫不闻。陛下贵为天子,不能容一弟,受人罗织耶?窃为陛下不取。” 帝纳其言,止。寻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疏陈时政曰:
求治之道,首于用贤。苟非其才则官旷,官旷则事废,事废则人残,历代所以 陵迟者此也。今授职用人,多因贵要为粉饰,上下相蒙,苟得为是。夫官爵,公器 也;恩幸,私惠也。王者正可金帛富之,梁肉食之,以存私泽也。若公器而私用之, 则公义不行而劳人解体,私谒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今列位已广,冗员复倍。陛下降不嬿之泽,近戚有无涯之请,台阁之内,硃紫 充满,官秩益轻,恩赏弥数。才者不用,用者不才,故人不效力,官匪其人,欲求 治固难矣。
又宰相要官子弟,多居美爵,并罕才艺,而更相诿托。《诗》云:“私人之子, 百寮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廛廛佩璲,不以其长。”此言王政不平而众官废 职,私家子列试荣班,徒长其佩尔。臣愿陛下爱惜爵赏,官无虚授,进大雅以枢近, 退小人於闲左,使政令惟一,私不害公,则天下幸甚。且贞观故事,宰相子弟多居 外职,非直抑强宗,亦以择贤才尔。请自宰相及诸司长官子弟,并授外官,共宁百 性,表里相统。
帝不纳。俄为侍中、中书令。时楚客怀奸植党,而韦巨源、杨再思、李峤务自 安,无所弼正,至忠介其间,独不诡随,时望翕然归重。帝亦曰:“宰相中,至忠 最怜我。”韦后尝为其弟洵与至忠殇女冥婚。至忠又以女妻后舅崔从礼子无诐。两 家合礼,帝主萧,后主崔,时谓“天子嫁女,皇后娶妇。”
唐隆元年,以后党应坐,而太平公主为言,出为晋州刺史,治有名。默啜遣大 臣来朝,见至忠我风采,逡巡畏俯,谓人曰:“是宜相天子,何乃居外乎?”太平 浸用事,至忠乃自附纳,且丐还,主以至忠子任千牛死韦氏难,意怨望易动,能助 己,请于帝。拜刑部尚书,复为中书令,封酂国公,乃参主逆谋。先天二年,主败, 至忠遁入南山。数日,捕诛之,籍其家。
至忠始在朝,有风望,容止闲敏,见推为名臣。外方直,纠擿不法,而内无守, 观时轻重而去就之。始为御史,桓彦范等颇引重。五王失政,更因武三思得中丞, 附安乐公主为宰相。及韦氏败,遽发韦洵垄,持其女柩归。后依太平,复当国。尝 出主第,遇宋璟,璟戏曰:“非所望於萧傅。”至忠曰:“善乎,宋生之言。”然 不能自返也。娣嫁蒋钦绪,钦绪每戒之,至忠不听。叹曰:“九世卿族,一举而灭 之,可哀也已!”不喜接宾客,以简俭自高,故生平奉赐,无所遗施,及籍没,珍 宝不可计。然玄宗贤其为人,后得源乾曜,亟用之,谓高力士曰:“若知吾进乾曜 遽乎?吾以其貌言似萧至忠。”力士曰:“彼不尝负陛下乎?”帝曰:“至忠诚国 器,但晚谬尔,其始不谓之贤哉?”
弟元嘉,工部侍郎;广微,工部员外郎。
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人。父璥,魏州长史,号才吏。藏用能属文,举进 士,不得调。与兄徵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学练气,为辟谷,登衡、庐,彷徉岷、 峨。与陈子昂、赵贞固友善。
长安中,召授左拾遗。武后作兴泰宫於万安山,上疏谏曰:“陛下离宫别观固 多矣,又穷人力以事土木,臣恐议者以陛下为不爱人而奉己也。且顷岁谷虽颇登, 而百姓未有储。陛下巡幸,讫靡休息,斤斧之役,岁月不空,不因此时施德布化, 而又广宫苑,臣恐下未易堪。今左右近臣,以谀意为忠,犯忤为患,至令陛下不知 百姓失业,百姓亦不知左右伤陛下之仁也。忠臣不避诛震以纳君於仁,明主不恶切 诋以趋名于后。陛下诚能发明制,以劳人为辞,则天下必以为爱力而苦己也。不然, 下臣此章,得与执事者共议。”不从。
姚元崇持节灵武道,奏为管记。还应县令举,甲科,为济阳令。神龙中,累擢 中书舍人,数纠驳伪官。历吏部、黄门侍郎、脩文馆学士。坐亲累,降工部侍郎。 进尚书右丞。附太平公主,主诛,玄宗欲捕斩藏用,顾未执政,意解,乃流新州。 或告谋反,推无状,流驩州。会交趾叛,藏用有捍御劳,改昭州司户参军,迁黔州 长史,判都督事,卒于始兴。
藏用善蓍龟九宫术,工草隶、大小篆、八分,善琴、弈,思精远,士贵其多能。 尝以俗徇阴阳拘畏,乖至理,泥变通,有国者所不宜专。谓:“天道从人者也。古 为政者,刑狱不滥则人寿,赋敛省则人富,法令有常则邦宁,赏罚中则兵强。礼者 士所归,赏者士所死,礼赏不倦,则士争先,否者,虽揆时行罚,涓日出号,无成 功矣。故任贤使能,不时日而利;明法审令,不卜筮而吉;养劳贵功,不祷祠而福。” 乃为《折滞论》以畅其方,世谓“知言”。子昂、贞固前死,藏用抚其孤有恩,人 称能终始交。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 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 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
无子。弟若虚,多才博物。陇西辛怡谏为职方,有获异鼠者,豹首虎臆,大如 拳。怡谏谓之鼮鼠而赋之。若虚曰:“非也,此许慎所谓鼨鼠,豹文而形小。”一 坐惊服。终起居郎,集贤院学士。
韦巨源,与安石同系,后周京兆尹总曾孙。祖贞伯,袭郧国公,入隋,改舒国。 巨源有吏干,武后时累迁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治委碎无大体,句校省 中遗隐,下符敛克不少蠲,虽收其利,然下所怨苦。坐李昭德累,贬鄜州刺史。累 拜地官尚书。
神龙初,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时要官缺,执政以次用其亲,巨源秉笔, 当除十人,杨再思得其一,试问余授,皆诸宰相近属。再思喟然曰:“吾等诚负天 下。”巨源曰:“时当尔耳。”是时虽贤有德,终莫得进,士大夫莫不解体。会安 石为中书令,避亲罢政事。
寻迁侍中,舒国公。韦后与叙昆弟,附属籍。武三思封户在贝州,属大水,刺 史宋璟议免其租,巨源以为蚕桑可输,繇是河朔人多流徙者。景龙二年。韦后自言 衣笥有五色云,巨源倡其伪,劝中宗宣布天下,帝从其言,因是大赦。巨源见帝昏 惑,乃与宗楚客、郑愔、赵延禧等推处祥妖,阴导韦氏行武后故事。俄迁尚书左仆 射,仍知政事。帝方南郊,巨源请后为亚献,而自为终献。及临淄王平诸韦,家人 请避之,巨源曰:“吾大臣,无容见难不赴。”出都街,乱兵杀之,年八十。
睿宗立,赠特进、荆州大都督。博士李处直请谥为“昭”,户部员外郎李邕以 巨源附武三思为相,托韦后亲属,谥“昭”为非。处直执不改,邕列陈其恶,不见 用,然世皆直邕。韦氏自安石及武后时宰相待价、巨源皆近亲,其族至大官者,又 数十人。
赵彦昭,字奂然,甘州张掖人。父武孟,少游猎,以所获馈其母,母泣曰: “汝不好书而敖荡,吾安望哉?”不为食。武孟感激,遂力学,淹该书记。自长安 丞为右台侍卿史,著《河西人物志》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