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家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农民在辛勤劳作中寻得一丝欣慰与满足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府赋税的无奈及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两句:“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描述了农忙时节,家中无论男女,皆因丰收在望而心情愉悦,彼此间言谈中流露出不同于往日的欢快,少有抱怨之声。
三、四句:“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五月正值初夏,天气虽热,但微风拂过麦田带来丝丝凉意,家中屋檐下缲车(用于抽丝织绸的工具)发出的声响,暗示着农妇们正忙着纺织,为家庭增加收入。
五、六句:“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这里提到野外的蚕自结茧而无人采集,树叶间蛾虫飞舞,显示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隐含着农民对于自然恩赐的淡然态度,不强求额外的收获。
七、八句:“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麦子收割完毕,织好的绢布也已绕在轴上,农民明确知道自己所产足以满足官府的税收要求,透露出对沉重税负的默认与无奈。
九、十句:“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农民并不奢望所产能直接改善自己的饮食或穿戴,只希望能保住家中如小牛般的财产,不必为了交税被迫卖掉它们,体现了对基本生活稳定的渴望。
末两句:“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农家的衣食虽不丰盛,但只要能避免频繁与官府打交道,不受官府的滋扰,便感到心满意足,这表达了农民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府压迫的逃避心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农民在艰苦劳作中的乐观精神以及对平静生活的珍惜,同时也批判性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农民所承受的税务负担和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