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蜀道难

作者:李白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5 14:30:39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下一页

解析

古诗解析:《蜀道难》

原文引用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解析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和艰难,同时也借自然景象寓言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至“以手抚膺坐长叹”:此部分通过“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等强烈感叹,突显蜀道之险峻非凡。诗人追溯历史,提到古蜀国的开创者蚕丛、鱼凫,强调自古以来蜀道的难以通行。接着,以“地崩山摧壮士死”描绘开路之艰难,并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等生动形象,以及“黄鹤”、“猿猱”的无法逾越,极尽夸张之能事,展现蜀道天险。

  2. “问君西游何时还”至“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此段通过询问旅人归期,描绘了旅途中遇见的“悲鸟”、“子规”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诗人再次强调“难于上青天”,并用“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等词句,将自然景观的壮观与危险紧密结合,引出对远行之人的深深同情与疑问。

  3. “剑阁峥嵘而崔嵬”至结尾:这部分转向对剑阁的描述,剑阁作为军事要塞,其险峻被形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诗人借此暗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担心若守关者非亲信,则可能转化为危害(“化为狼与豺”)。最后,诗人劝诫旅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再次重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侧身西望长咨嗟”中结束全诗,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对归家的渴望。

综上,《蜀道难》不仅是一幅蜀道自然风光的壮丽画卷,也是李白对社会现实深刻洞察的反映,借自然之险喻人间之难,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上一篇:蜀道难·其二

下一篇:白头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