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蜀道难·其二

作者:萧纲 〔南北朝〕
更新时间:2021-01-15 14:30:31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情的三峡风光画卷,通过几个精炼的意象,展现了巫山与巴水的独特景致及其所蕴含的深邃意境。

巫山七百里:开篇即以“巫山七百里”这样宏大的规模引入,巫山,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以其幽深秀丽、云雾缭绕著称,七百里不仅是对巫山山脉广阔的实际描述,也寓意其连绵不绝、气势磅礴。此句奠定了全诗辽阔而神秘的自然背景。

巴水三回曲:“巴水”指的是流经三峡地区的长江水,三峡地带江水蜿蜒曲折,尤其是巫峡段,更是九曲回肠,形象地用“三回曲”形容其曲折多变之态,既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也隐含了旅途的艰难与奇绝。

笛声下复高:此句从听觉角度着笔,以“笛声”这一文化符号,传递出悠远而又起伏的情感。笛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如同行舟于江面,随波逐流,又似人的心境,在壮丽景色中跌宕起伏,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情感的层次。

猿啼断还续:“猿啼”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现荒凉、孤独或思乡之情。这里“断还续”的描写,不仅捕捉了猿猴叫声在山谷间回荡、时隐时现的自然现象,也寓言了旅人内心的思绪波动,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无尽思念。猿啼声声,与前文的笛声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既旷远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巫山、巴水、笛声、猿啼等元素的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旅途的感慨及对远方的无限遐想,是中国古典山水诗中意境深远的佳作。


上一篇:门有车马客行

下一篇: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