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三台·清明应制

作者:万俟咏 〔宋代〕
更新时间:2021-01-13 09:21:37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细腻的春日景致与宫廷、民间共庆佳节的繁荣景象,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上片:春日宫廷景致

  • 梨花与海棠:词以“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起笔,梨花的洁白与海棠的娇艳,在夜月与晨露中更显清新脱俗,预示春天的到来。
  • 内苑春色:“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描述宫廷内苑春意盎然,绿色溢出青门,御沟水满象征着生命力的充沛与自然界的勃勃生机。
  • 东风与柳:“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春风和煦,细柳如丝,金黄色的柳丝轻轻摇曳,勾勒出一幅温柔宁静的画面。
  • 盛世景象:“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通过望向壮丽的宫殿(凤阙),周围非烟非雾,一片清朗,展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好时代,百姓与朝臣同乐,街头巷尾洋溢着箫鼓声,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下片:民间春游活动

  • 莺燕飞舞:“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以黄莺的婉转歌声和燕子的轻盈飞翔,表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 游女嬉戏:“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描绘了春游中的女子们,在水边台榭旁荡秋千、玩斗草游戏,一派欢快祥和的景象。
  • 节日氛围:“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提到踏青路上糖香酒冷,人们在桃花掩映的门庭中相聚,享受节日的乐趣。
  • 宝马雕鞍:“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夕阳西下时,骑着装饰华丽马匹的人们归家,衣襟上沾满了落花与飞絮,尽显豪迈与惬意。

结尾:清明时节的风俗与安宁

  • 时令变换:“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描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天气,微寒与温暖交织,长夜与云霞变幻,渲染了季节转换的微妙氛围。
  • 清明习俗:“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提及清明禁火的传统,人们换上新装庆祝,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已至。
  • 传递蜡炬:“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描述了清明节从皇宫传出蜡炬,翠烟袅袅飞入贵族府邸的情景,象征着皇恩浩荡,遍及民间。
  • 城门开放:“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最后,随着阊阖门的开启,守卫收兵,暂停了日常的政务传达,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与安宁之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民俗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春季特别是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繁荣,透露出作者对美好时代的赞美与向往。


上一篇:蓦山溪·梅

下一篇:好事近·摇首出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