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东郊

作者:韦应物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2 17:48:34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向往自然之美的心境变迁。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从困于官场到寻求心灵解脱的心路历程。

  • 首联:“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描述了诗人长久被困于狭小的官舍之中,生活局促压抑。而一旦有机会走出郊外,迎接清晨的清新曙光,他的心境顿时变得开阔起来。这里,“跼”字形象地表达了空间上的局限和精神上的拘束感。

  • 颔联:“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郊外的宁静美好。杨柳轻摇,和风拂面,青山淡远,使诗人的忧虑得以舒缓。“澹”字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自然之美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 颈联:“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休憩之所的过程,他时而依靠树丛休息,时而沿着山涧前行,体现了一种随性而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 颔联(应为第五句,疑为笔误):“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细雨蒙蒙润泽着芳香的原野,春天的斑鸠在不知何处欢鸣。这几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示着大自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尾联前两句:“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表明虽然诗人内心深处渴望隐居幽静之处,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但现实中仍需遵循官场的职责,这种矛盾使得他的心情时常处于挣扎与不安之中。

  • 尾联后两句:“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最终将辞官归隐的决心,希望能像陶渊明那样建一草庐,过上简朴自然的生活。“慕陶”直接表达了对东晋诗人陶渊明隐逸生活的仰慕,“直可庶”则意味着虽难以完全达到陶渊明的境界,但追求那种超脱与自在的精神是相似的。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深情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束缚的反思与超越,最终寄托了他效仿先贤、归隐林泉的理想与决心。


上一篇:夕次盱眙县

下一篇: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