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听筝 / 鸣筝

作者:李端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2 17:10:49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女子弹筝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意。让我们逐句解析:

鸣筝金粟柱
此句开篇即点出画面的核心——一位女子正在弹奏筝。"金粟柱"形容筝上的弦柱装饰华美,如同镶嵌着金色的粟粒,展现出筝的精致与贵重,同时也映衬出演奏者身份的不凡或对音乐的珍视。

素手玉房前
“素手”形容女子的手洁白如玉,细腻美丽,暗示其身份的高雅与纯洁。“玉房”在此可能有多重含义:一指精美的居所内室,象征着演奏环境的优雅;二可引申为筝本身,用玉房比喻筝的音色清脆纯净,如同美玉一般温润。此句通过描绘弹筝女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贵的氛围。

欲得周郎顾
“周郎”通常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音乐鉴赏家周瑜,这里借指有高度音乐鉴赏能力的人或是女子心中倾慕的对象。此句表达了弹筝女子内心的愿望,她希望通过自己精湛的琴艺,吸引心上人的注意,获得他的青睐与赞赏。

时时误拂弦
“误拂弦”表面上看是指女子在弹奏时偶尔会出错,但实际上这一“误”字蕴含深意,可能是故意为之的小失误或即兴的变奏,目的正是为了引起“周郎”的特别关注。这种微妙的心理描绘,展现了女子既羞涩又机智,试图以一种含蓄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情愫,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中常见的以乐传情的风雅传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名女子弹筝情景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古筝音乐之美,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以及通过音乐传达情感的细腻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借物喻情、以景衬情的典范之作。


上一篇:乐游原 / 登乐游原

下一篇:渡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