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病
诗病有八沈约
一曰平头 第一、第二字不得与第六、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莫具陈。”“今”、“欢”皆平声。
二曰上尾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草”“柳”皆上声。
三曰蜂腰 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如“闻君爱我甘,窃欲自修饰。”“君”、“甘”皆平声,“欲”、“饰”皆入声。
四曰鹤膝 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来”、“思”皆平声。
五曰大韵 如“声”、“鸣”为韵,上九字不得用“惊”、“倾”、“平”、“荣”字。
六曰小韵 除本一字外,九字中不得有两字同韵。如“遥”、“条”不同。
七曰旁纽,八曰正纽 十字内两字叠韵为正纽,若不共一纽而有双声,为旁纽。如“流”、“久”为正纽,“流”、“柳”为旁纽。
八种惟上尾、鹤膝最忌,余病亦皆通。
细较诗病
圣俞语予曰:严维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怡荡,如在目前。又刘贡父诗话云:此一联细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慢”不须“柳”也。如老杜“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则了无瑕颣。苕溪渔隐曰:“春水慢”不须“柳”,此真确论;但“夕阳迟”则系“花”,此论殊非是。盖“夕阳迟”乃系于“坞”,初不系“花”。以此言之,则“春水慢”不必“柳塘”,“夕阳迟”岂独“花坞”哉!余尝爱西清诗话载吴越王时,宰相皮光业每以诗为己任,尝得一联云:“行人折柳和轻絮,飞燕衔泥带落花。”自负警策,以示同僚。众争叹誉,裴光约曰:二句偏枯,不为工。盖柳当有絮,泥或无花。此论乃得诗之膏肓矣。六一居士诗话
至宝丹
王岐公诗喜用金玉珠碧,以为富贵。而其兄谓之至宝丹也。后山诗话
点鬼簿算博士
王、杨、卢、骆有文名,人议其疵曰: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对,谓之算博士。玉泉子
倒用字
和东坡金山诗云:“云峰一隔变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维摩经云:维摩诘往上方,有国号香积,以众香钵盛满香饭,悉饱众会。故今僧舍厨名“香积”,二字不可颠倒也。渔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