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谋者,以谋为本也。《太公传》曰:“其事多兵权与奇计,后之言兵者,皆宗太公为本谋。”名篇之义,盖取诸此。若夫赵充国曰:“帝王之兵,贵谋而贱战。”岳武穆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则信乎!谋乃行师之本,非谋无以制胜于万全。故以为第一篇。通篇作二节看:首至“圣王〔之所〕不免也”,总是先叙兵兴有害;后半篇则尚谋以免害也。
1、凡兵之兴,不得已也。国乱之是除,民暴之是去,非以残民而生乱也。
[批评]首言“不得已”,垂训之意何深!
[原注]兵因除乱去暴而兴,正见不得已处,此一篇大旨。
2、自古明君贤将,谋之于未战之先者,岂专谋敌求胜哉?亦冀保民而康国耳!
[批评]“康国保民”,果惟明君贤将为然。
[原注]冀,期望也。保则不残,康则不乱。此推君将预谋之心。
3、故知害之害者,知利之利。知危之危者,知安之安。知亡之亡者,知存之存。得胜者,不先料敌而料己。料敌者疏,料己者密。料敌者知敌之势,料己者知己之情。
[批评]论谋者有矣,多主于谋敌;此先料己,为谋真是务本之道。
[原注]利害安危存亡,其机相为倚伏。能知而料于彼己之间,斯为善谋,然犹须先料己也。势,以显于外者言;情,以隐于中者言。
4、是以民劳而兴兵者疲,民贫而兴兵者匮,民玩而兴兵者散,内有谗臣,而兴兵者殆,天灾流行而兴兵者乱,有内难而兴兵者疑,上下离心而兴兵者亡。
[批评]“七者”俱在己之事。
[原注]言民而劳苦、贫乏、玩者,必至疲匮与散走。国有谗佞、天灾、内难、离心者,必致危殆、播乱、疑贰以底于亡。故当先料之于己,急图自治也。民劳而疲,如韩信不可攻燕。民贫而匮,如汉武海内虚耗。民玩而散,如懿公士不授甲。内有谗臣,如夫差偏信伯嚭。天灾流行,如魏相直谏宣帝。国有内难,如桓公五子争立。上下离心,如夏桀民欲偕亡。此其类也,学者悟之。
5、军需不备,取败之道也。行伍不充,取败之道也。备军需、充行伍而灾及吾民,以败致败之道也。
[批评]“三者”亦己之事。
[原注]言不惟有上“七事”,兵与食用不足,虽足而灾及于民,皆必取败,亦当知警。以败致败者,谓以自己先有败道,致人之败我也。
6、故国不富不可以兴兵,民不和不可以合战。兴兵而不计成败之,危急际也。合战而不审存亡之机,大难时也。
[批评]以“富、和”二字总括上“七事”、“三事”,极妙!
下一篇:上卷·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