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

卷二·叙山南篇

更新时间:2021-04-10 08:06:16

  仍号玄悟大师。其敕书署中书侍郎平章事崔。至太师兼中书令使官。凡三十二人。时江西观察使钟传奉行焉。建隆初。元宗之徙南都也。游览久之。故有驻鸾亭。或云。涧傍石上有元宗刻石。今沦没不可复见。三峡涧出寺左。其源甚远。

  涧中有龙湫三四。莫知其极。方暑雨之荐至也。山之众壑同下轰。若雷霆。涧石大小无虑万计。悉填湫中。今古不见小塞。疑下通于海矣。其傍建龙祠。岁旱则祷焉。祥符中。闽僧文秀造石梁其上。其袤六十尺。覆以广厦。最为山中之雄观。傍涧有陆羽井。次寒泉亭。次玉渊亭。亭下龙湫。或有虫鱼出焉。人以神物畏之。僧堂之西。有罗汉岩宝陀岩。其南百余步。有白云庵。院之后有爱堂。游者必憩焉。栖贤之前十里。有罗汉禅院。罗汉岩在其北一里。本朝咸平三年。广济大师法坚始创焉。朝廷仍锡田。以养其徒。名曰圣惠庄。祥符三年。祖印大师僧行林继之。始植松覆官道十里。以达军壁。文公杨大年作栽松记。有鼓甚大。

  在法堂上。其围二十有三尺。击之声动山谷。亦鼓之出类者也。院西之水曰玉涧。东入彭蠡湖十里。涧北祖印葬焉。故相张士逊有塔铭。罗汉之东五里。有折桂院庄。又五里至白鹿洞。贞元中。李渤字浚之。与仲兄偕隐居焉。后徙少室。

  以右拾遗召不拜。即韩文公诗所谓少室山人者。大和间仕至太子宾客。先是宝历中。尝为江州刺史。乃即洞创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刘梦得(禹锡)登清辉馆诗云。寻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引来。南望庐山千万仞。

  共夸新出栋梁材。清辉馆在江州。亦渤所创。故禹锡美之。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学者大集。以国子监九经李善道为洞主。以主教授保大中。以田锡徵士史虚白。虚白北海人避地庐山。韩熙载荐其可用。元宗召至便殿。访以国事辞曰。渔钓之人安知邦国大计。又醉溺殿上元宗曰。真处士也。因赐田遣归。仍免其租。虚白死。子孙困于租入。不能有其田。遂易他主矣。咸平五年。敕重修。仍塑宣圣十哲之像。今鞠为茂草。由白鹿洞三里。至承天观。旧名白鹤观。九江录云。唐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奉敕置。在寻阳城下。神龙二年六月三日。敕置龙兴观。因移山中。易名龙兴。大历中。道士刘玄和何子玉居焉。张弘道门灵验记云。刘玄和地仙也。尝为郡守李承薛弁。章奏皆有天曹批报。事悉符验。观之东北山上有木瓜岩。刘玄和始居岩中。尝植之。至今余^8□犹有存者。观中有大杉。其高百余尺。围二十尺。亦当时所植。熙宁五年。朝廷作中太一宫于京师。诏求幡竿木一百二十尺之长者。天下差官行山林。此杉几伐焉。由承天观之西至栖贤院。亦才五里。游者往往过从焉。栖贤院东傍涧行半里。至净住院旧名登云庵。由净住过涧至广寿院二里而近。旧名资圣太玄。峰在其前其傍百余步。有金师台。昔东海僧道邈。姓金故名金师后。由广寿入万寿源。至万寿院二里。由万寿复出。南行三里。至楞伽院。旧名下白石。其山号橹断源。楞伽院有李氏山房。李名常。字公择。少时兄弟读书山中。既去寺僧虚其室不居。因藏书室中几万卷。苏子瞻轼作山房藏书记。今刻石留壁间。由楞伽东上山三里。

  至证道院。旧名上白石。由证道三里。至太平兴国院。旧名卧云庵。有峰在其后。亦名香炉峰。前有经阁。所藏之经。朝廷祥符二年敕印经院赐焉。由太平一里。至上五峰香林院。中道过幽涧。潺湲清浅。特可狎玩。由香林五里。至净居院。旧名上庵。由净居五里。至下五峰延福院。有南唐所赐达观禅师智筠手制三十道。三道元宗所署。余皆后主。智筠河中人。保大中住栖贤院。开宝中诏住清凉寺。后归五峰。初号幽栖院。后名栖玄兰若。祥符元年。改延福。由延福三里。至竹林院。由竹林二里。至福源庵。旧名灵源。由福源半里。至石泉庵。由石泉二里。上凌霄岩明真院。凡自净住至明真十有三处。水石无不佳者。唯明真岩石玲珑。或欹或立。有洞府之状。坐大石上。对五老峰。如宾客。此亦山之最胜处也。由明真复下山五里。至净妙院。旧名德政庵。古名青牛谷。九江录云。

  昔有道士洪志。乘青牛得道于此。坛场犹存。唐人杨衡宿青牛谷诗云。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邻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盖亦古之名迹。

  今为耕陇矣。由净妙一里。至云后庵。庵台有石崖。崖上有流泉。由云台履小径三里。至圣果院。旧名净明庵。圣果之前有解空院。旧名吉祥庵。凡德政净明吉祥三庵。视诸僧居。俱为完洁。解空之西北百步。有谷源庵。庵之前路左叠石。

  虽非峻卓。固自奇伟。庵后幽泉涓涓不竭。不必湍激而后可爱也。谷源东北行二里。至证寂院。旧名折桂庵。唐相李逢吉。旧依李渤学于此山。逢吉去而为僧居。故名折桂。逢吉字虚舟。长庆宝历间。附郑注王守澄。仕至宰相。唐书有传。庵僧因逢吉家集中记录刊于石。辞多舛误其山名幡竿源。山上有南唐惠济禅师石坟。由证寂半里。至华严院。由华严东北行三里。至永福院。旧名龙云。道中望五老峰。历历可数。高下为十余峰矣。中有师子峰。状若刻削。云物隐映。

  尤所肖似。庵之后颇有乱石。西北直上有鹰嘴峰。亦在五老峰之间也。盖起净住至永福院凡二十有一。同在栖贤之涧东。耆旧谓之涧东诸庵岩云。由永福下山入大富庄八里。由大富庄东北行至慧日禅院十里。院在官道西。下官道傍涧而行。

  两山挟涧重复者五里。宛若洞府。旧名仙居洞。院记云。唐乾宁中。僧如义始结庵舍。吴大和初。僧惠从乃大构禅刹。时杨澈刺江州。颇捐信施。仍亲篆仙居永安禅院之牓。题曰。吴大和五年岁次癸巳正月戊寅朔。奉化军节度使江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中书令使持节江州兼军事江州刺史上柱国德化王食邑三千户杨澈篆。本朝祥符二年。改今额。而僧宝其故篆焉。昔如义之居山也。朱朴尝依以隶业。乾宁中。有道士许岩士。出入禁中。为奸利。朴附之因荐。朴有经济才。昭宗召见。对以经义。甚悦。即日自国子博士。拜谏议大夫平章事。议论迂阔。动为笑端。数月岩士事败。俱为韩建所杀。故今谓之朱朴书堂。道傍有睡龙潭。次白龟池。次文殊台。出白石英。堪入药品。中或有五色光。俗因谓之菩萨石。次罗汉台。次观音泉。乃至慧日院。五峦峰在其前。五峦峰之下有大雄庵。

  去慧日三里。山势环耸屹若城壁。亦别一奥处也。内翰钱易记云。贞观二年。梵僧寻山。爱其深远有若大雄演法之地。故名大雄。大和中。宣宗避难。与僧志闲尝居焉。复出官道行田间七里。至佛殿庵。仅同田舍。佛殿一里。至兴福庵。复为完洁。由兴福三里。至智林院。旧名慈云。其前有瑞云岩。若崩云。紫翠欲堕于地。马祖大师尝居焉。有马祖岩马祖泉。其北至吴章岭三里。过岭则江州界也。慧日之西南十里。至大城庵。山势如城郭。故名大城。其北一里。过张家山。山间数百家皆张姓。张山之西三里。至延真观。旧曰昭德观。治平三年。赐今名。唐贞元中。李女真所创。女真名腾空。宰相李林甫之女。李太白送李女真归庐山诗曰。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秋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玉鞭。柳浑自江州刺史入朝。会昭德皇后薨。因言咏真洞蔡寻真并腾空所居可锡观名以伸追奉。德宗因以寻其名咏真洞。而是观也。以昭德之谥名之。近世好事。以太白送女真归山诗。并送内寻腾空诗。刊石于祠壁。昭德之前西一里。有东登云庵。林深水远。亦山之一佳处。栖贤涧东亦有登云庵。故此以东别之。昭德源在观北。源上有凌云峰。峰下有净慧院。去昭德观一里。唐名永昌院。祥符中改今名。院记云。秦弘始中。德安上人自西凉来居焉。光化中。希奉上人重修。江州刺史成纪侯李奉宗奏为永昌院。天佑五年戊辰岁。僧齐已撰。

  昭德之西出官道二十里。至寻真冲虚观。古名咏真洞。道书真诰述三十六洞天。

  咏真洞天第八七十二福地。庐山为元辰福地。是观也即咏真洞天。五老峰正在其后。唐贞元年。女真蔡寻真居之。因以为名。观后有白龙潭。悬瀑注焉。旧史云。汉武帝过九江。筑羽章馆。于屏风叠下。临相思涧。今五老之一峰叠石如屏障焉。盖其故地。今潭上有渌净亭。寻真之下西南二里。有普觉院。旧名长庆。

  由普觉西还十里。亦至罗汉禅院。罗汉之南五里。至圣惠庄。即咸平中。所赐广济者。广济卒亦葬焉。庄之南二里。有大冲庵。盖自南康军之东北出寻阳门一里。则有东庵院。院中有重湖阁。南望杨栏左里。北临宫亭湖。湖上宫亭神庙寰宇记云。周武王十五年置。其神能分风擘流。行旅过之。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诗云。分风为二。擘流成两。于宝搜神记云。昔吴郡太守张公直。自守徵还道由庐山。子女观祠。婢指女戏妃像。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中流舡不行。合舡惊惧曰。爱一女而合门受祸耶。公直不忍。遂令妻下女于江。其妻布席水上以其亡兄女代之。公直知下兄女。怒妻曰。吾何面于当世也。复下己女于水中。将度遥见二女于岸侧。傍有一吏曰。吾庐君主簿敬君之义。悉还二女。寻阳记云。

  为安世高所度。其神乃化形说具蛇冈。至今舟人往来犹祷焉。神林湾在湖之西北。又自军南出福星门。则落星石在彭蠡湖水中。石上有落星寺。王僧辩陈武帝破侯景于落星湾。即其地也。其西有钓鱼台。南有流清庵。亦在水傍。落星湾泛舟过钓鱼台一里。至明心院。旧名翠微庵。由明心至楞伽庵五里。楞伽至善才庵五里。善才三里至凌云庵。凌云三里亦至万杉禅院。明心之东南五里。又至东古山法轮院。法轮北至万杉院亦十里。又有西古山。山有兴善院。在归宗之东十里。其东三十里。抵南康军。所谓东西古山非庐山也。然草木闲野亦自可爱。善才屋宇爽垲。楞伽有流水在其后。自南康军入山过楞伽。则无不潺湲者矣。凡自军西出建昌门一里。傍官道有承天院。院依隆阜。上有松峰亭。今名草堂。过此则去游开先矣。自军北出五老门半里过望云亭。五里过圣惠庄。又五里过罗汉院。则去游栖贤矣。

  右自宝严之南云庆至于圆通。同隶江州。谓之山北。老子之宇二。同名观。

  佛之宇五十有五。或曰寺曰院。曰庵岩曰兰若。其实皆僧居也。由康王观至于慧日之北慈云。同隶南康。谓之山南。老子之宇九。佛之宇九十有三。余始游庐山。问山中塔庙兴废及水石之名。无能为予言者。虽言之。往往袭谬失实。因取九江图经前人杂录。稽诸本史。或亲至其处。考验铭志。参订耆老。作庐山记。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卷一·叙山水篇

下一篇:卷三·山行易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