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輔梁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
卻說祝永清在承恩山天環村,得知魏老叔住在兗州一信,心中大喜,便與麗卿統領本部,拔寨回山,一路不必細表。不日到了大寨,知希真等已早到了一日。永清、麗卿等一同上山,見了希真,隨即卸甲韜戈,安兵刷馬,大開筵宴。席間,希真對永清道:「賢婿可知本寨出了一樣奇貨?」永清、麗卿齊問何物,希真道:「磁窯局內,今番窯變變出一張磁牀。據總局頭目侯達說,此牀四週的柱腳欄杆,有上等塑手,還塑得出;至於花紋楞角,格限玲瓏,這般細緻,雖通天下尋不出這樣好塑手。四面裡外花卉人物,雖書畫家極好手,亦不過如此生動。這還不奇,那牀額上十二面磁鏡,日裡看不過是潔白磁面,夜裡卻滿室生明,可以奪燈燭之光,細看實是磁面。據侯達說,磁上掛油,能令黑夜生光,祖上傳說如此,實不曾看見。今現在安置西廂房內。」永清、麗卿一齊要去看。
眾人同進西廂房,只見一張磁牀,高六尺,長六尺,闊四尺,一體渾成,毫無接筍;五福攢壽,四角花藻,玲瓏剔透的天花頂;前簷垂著一帶參差玉柱,中嵌十二面磁鏡的牀額,六枝羊脂白玉也似的大圓柱,西洋柱的欄杆,卷雲牀腳;裡面細花裝出湘紋席模樣的牀面。渾身淡描細畫,端的界線分明,花紋清刻,實是希有之物。永清、麗卿一齊喝采。歡喜得麗卿坐在牀上只是笑。希真道:「侯達說這樣奇物,可惜急切沒銷售處。」麗卿道:「不要銷售了,這張牀把與孩兒罷。」永清道:「小婿倒有一個銷售他去處,可以得大利息。」希真問何處,永清道:「窖酒後密稟。」希真早已會意。大眾出了西廂,重複入席,盡歡而散。
希真喚永清進內問道:「賢婿,你方才所說,莫不是要將此物送他到兗州去?」永清道:「正是。」希真沉吟道:「賢婿用甚妙計,我卻猜不出。那李應並非虞公,豈肯受我壁馬之誘?」永清道:「休在此物上設想。現在先叫孩兒們四路傳言播揚,使各處知本寨有此異物,日後便可相機使用。這裡先重賞募幾個樂死之士,放在一邊。這邊小婿另有個奇巧機緣,路上撞著,正欲與泰山商議。」希真大喜,道:「什麼緣巧?」永清道:「小婿有一個世交老叔,其人姓魏,雙名輔梁,是個黌宮老宿,與先君最為莫逆。適才小婿在承恩山天環村,與他的兒子途遇,始知其徙居兗州。」希真道:「你說起此人,我同他也會過一面。那時在東京,不知那一家朋友有喜慶事,此刻想不起了,我曾與他同席,其人不是好酒量麼?」永清道:「正是他。他那時與先君吃酒,總是一壇起票的。」希真道:「彼時我與他一席之會,聽他談吐,端的是有學問的人。賢婿究知此人何如?」永清道:「此人才富學博,心靈智巧,善於詞令。江湖上的人,也有大半相好。不過性情之中,太梗直些,不肯趨炎附勢,所以有些勢利小人反忌憚他。邇年因家運不辰,門庭多故,家資也淡薄了。但為人極愛朋友。泰山久欲與秀妹妹親往兗州觀看形勢,因無寄寓之地,遲遲未行,今此公在彼,豈不是好機會。」希真聽了,頓然心生計較,便問道:「令世叔才幹智謀何如?」永清道:「較之吳用,足可並駕齊驅。」希真道:「賢婿既說到此,愚意不但借他作寓了。」永清沉吟一回,轉笑道:「泰山敢是要他作內線?此意小婿亦想到,據他令郎說,他在兗州大為吳用、李應之所契重,他托病為辭,不去圂跡。只是他身分清高,性情恬退,未必肯從此役。」希真道:「且待我此去說說他看。煩賢婿作起書札,容我前去。」永清應了退出。希真便與慧娘商議,往看兗州形勢,將永清的話細細說了。慧娘喜道:「既有此位魏先生,我們看不轉的形勢,但問他也儘夠了。」希真亦喜。
次日,希真改扮了老儒生,慧娘改扮了少年公子。又教尉遲大娘改扮一個壯僕,以便貼身伏侍慧娘;四個精細心腹嘍啰扮作腳夫。教永清、麗卿看守山寨。希真帶了永清的書信,一行七眾,三匹頭口,一同起行。不日到了兗州,逕投甑山魏居士家來。
希真叫慧娘等靠後一步,希真帶尉遲大娘先到門首,向應門童子通了個假名姓,說有故人書信面交。童子進去通報,希真已走進中庭。只聽得裡面痰咳之聲,一個五十餘歲的老者出來,相貌清奇,骨格非凡。希真一看,果是魏輔梁。那魏輔梁一見希真,便縐眉熟視道:「面善得緊,竟記不起了。」希真道:「小可在東京時,曾與閣下同席過的。」輔梁把眼泛了一泛,頓然記起,點一點頭,早已會意,便道:「張兄,久違了。」二人各唱了喏,遜坐。希真便叫尉遲大娘招呼慧娘等進來相見,各道了假名字、假眷屬。輔梁隨口答應,心中早已瞧科,便邀希真等後軒敘話。吩咐童子看茶訖,便對童子道:「你看門去,不叫你不必進來。」童子應了出去。輔梁道:「道子輕身來此,定有非常事故。」希真便將永清的密信交出,輔梁從頭至尾一看,便道:「玉山賢姪之意,原來如此。仁兄既來,竟屈敝廬,權貿信宿,不過粗茶淡飯而已。」希真道:「怎好打攪。」輔梁道:「都是至好,何必客氣。我不說褻瀆,君亦無須說攪擾。」希真稱謝。輔梁道:「仁兄乃心王室,不憚跋涉道路,輕身入探虎穴,實乃可敬之至。但兗州百般堅固,李應又是將才,誠恐未能恢復。」希真道:「依兄所論,莫不成把王事棄置了罷休。倘其中另有高見,乞賜示一二。」輔梁道:「吾兄且慢,小兒少刻便來,弟當命其奉陪仁兄前去閱視。」說未了,魏生自外來,相見了,敘話。
希真等擾了午飯,輔梁便命魏生陪希真、慧娘去各處閒遊。希真問輔梁道:「今日宜先向何處?」輔梁道:「東西鎮陽關,關門陡立,中夾泗水,峻險異常,除飛鳥可以直上。惟西南飛虎寨一處,仁兄請往視之,仁兄高才,或有可乘之機。」希真討教。當時三馬並行,邐迤到了飛虎寨,只見壁壘莊嚴,十分完固。慧娘著了一回,便登高阜,四路觀望,但見營汛烽火,無不如法。又順路走過兗州西門。希真與慧娘一面看望,一面沉吟,大寬轉走回甑山,輔梁迎入敘坐。輔梁道:「仁兄觀飛虎寨何如?」希真道:「難,難,難。昔商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今此地無內間,斷難破得。」輔梁聽了這話,心中早已有些明白,只扯開泛論事務。希真亦未便下說。晚膳畢,又暢談一切,各歸臥室。
夜間,魏生對輔梁道:「孩兒觀陳道子端的忠誠可敬,此番探視兗州,左難右難,其意實有求於爹爹,爹爹何不勉為陳元龍賺呂布之事乎?」輔梁歎道:「我非不知,亦非不能,但人各有良,李應雖是強盜,待我未嘗失禮,我怎好算弄他。」魏生亦不再說。
次日黎明,慧娘起來,對希真道:「姨夫昨日說魏公,我看他有點心動,姨夫今日必須極力兜他來。有此人在兗州,那怕鎮陽關是生鐵鑄成的,也要打他破。」希真點頭。梳洗畢,登廳復見輔梁,故意與輔梁談得投機,陳說肺腑。希真便乘勢將李應契重他的話問了一句,輔梁便將李應怎樣禮貌,自己怎樣瞧他不起,怎樣泛常應酬他的話說了。希真便又泛論古今興亡得失,以及賢才不遇之事,說到分際,希真便接口道:「即如吾兄,如此學問,如此才智,不能見用於王朝,小弟亦代為抱恨。」輔梁道:「功名富貴,我倒也看得平淡。所可歎者,世事不平,人心顛倒,只管趨財奉勢,不顧曲直是非。況且我輩命運不佳,亦無意出而問世。」希真道:「仁兄說那裡話來,大丈夫生於今日,正當撥亂反正之時。至於命運一層,時有利不利也。叨在至好,奉勸吾兄,萬不可心灰。即如我陳希真,吃盡多少苦頭,尚且不敢作退休之想,總想除奸鋤暴,報效朝廷。若吾兄年紀比我少壯,才能又在我之上,將來事業正未可料。若就此懷寶迷邦,終於巖壑,希真不為足下一人惜,竊為朝廷惜之。」輔梁愕然片刻,笑道:「道子兄欲用我乎?我非不屑為君用,不過我恬退多年,世務生疏。」希真道:「足下若不忍於李應一人,而置山東數百萬生靈於不顧,未免婦人之仁。總而言之,須看朝廷面上,吾兄決不可辭。」輔梁道:「也說不得了,欲報朝廷,不得不滅梁山;欲滅梁山,不得不取兗州。日後輔梁見李應於地下,輔梁亦有以藉口。然有二事,道子務要應允。」希真道:「願聞。」輔梁道:「一者,事成之後,乞留李應一命,望勿快心殲戮;二者,閣下勿為輔梁敘功邀賞,以使天下後世知魏輔梁之除李應,非為一身求榮,實為朝廷除患也。」希真知其意不可奪,一一應了。輔梁道:「先請教道子妙計。」希真道:「正要先求指教,吾見何出此言。」輔梁道:「非也。梁山畏憚吾兄,上年宋江於李應,已有堅守不出之諭。近聞宋江在萊蕪,尚未回寨,而鹽山解運之糧餉,被官兵所奪,鹽山又被官兵攻圍十分緊急。宋江自問難以兼顧,特又加緊飛報通知兗州、濮州、嘉祥等處,諄囑堅守。仁兄想,彼遵令堅守,輔梁將奈之何?攻敵者,攻其所必救。飛虎寨為彼所必救之區,吾兄須自思一破飛虎寨之法,方為盡善。」
希真聽罷,便與慧娘絮議,良久道:「得之矣。」便轉身對輔梁道:「煩吾兄如此如此,可以集事否?」輔梁笑道:「仁兄此計,並能使其不及救,真是妙極。再依我如此如此,定可集事。只有一事,尚須預備。」希真問何事,輔梁道:「尚須心腹勇士一員。」希真道:「此事容希真徐求之。」當下密儀,色色停當,希真、慧娘皆大喜拜謝。又飲酒暢敘,希真道:「費魏兄如許苦心,希真一毫無報,何以自安。」輔梁道:「道子說那裡話來。各為朝廷大事,道子何必報我。」希真歎服不已,便道:「我等不便久留,就此告辭。」輔梁拱手道:「請了。道子征鞭三策,兗州寇盜一空矣。」
當時希真、慧娘辭了魏家父子,帶了眾人,出了甑山,一路欣欣得意而歸。祝永清迎接上山,知了這信,也是歡喜,便依計行事。慢表。
且說魏輔梁自送希真起身,到了次日,備乘轎子,進兗州城,到報恩寺去一轉。拈香畢,尋寺內方丈僧閒談。原來這方丈僧最趨奉李應,當日見輔梁到來,知輔梁是李應契重之人,李應屢請他不得進城。這番進來了,方丈接待十分恭敬,便問道:「老居士府裡轉來的麼?」輔梁道:「不曾。」那方丈聽了,便想獻勤於李應,便暗地叫侍者去通報李應,這裡盤住了輔梁,談個黏長天。
須臾,聽得寺外鳴金喝道,報稱李頭領到來。方丈慌忙披搭大衣出來迎接,李應道:「魏先生在那裡?」方丈道:「在禪房裡。」李應隨進了禪房,輔梁立起拱手道:「李兄久違了。」李應大喜道:「貴恙全愈了?」輔梁道:「前蒙吾兄薦來張履初先生,的是妙手,小弟服藥二十餘劑,諸恙漸平,惟喘嗽未除。深蒙雅愛,尚未致謝。」李應道:「豈敢。」二人在禪房遜了坐,寺僧獻茶。二人敘談,李應便請輔梁到府中去。輔梁道:「小弟此來,便道不誠。今既與吾兄會遇,就此告歸,容異日專程奉謁。」李應道:「先生直如此見外。」輔梁道:「非也。天色已暮,甑山路遠,吾兄不必留我,現在賤軀粗適,不時好來親近。」李應暗想道:「吳軍師教我招致此人,又誡我只可待以誠敬,不可強逼,叵耐他托故不來。今日難得這番機會,若放了他去,又不知何日進來哩。」便道:「日暮何妨,便請草榻委屈。」再三苦留,輔梁道:「如此說,小弟再不趨府,卻是不恭了。」李應大喜,便同輔梁回府。方丈僧鞠躬合掌而送。
李應請輔梁進府,時已掌燈。李應吩咐治筵,輔梁遜謝入席。席間,輔梁只是應酬閒談。李應想:「不乘此說他來此,更待何時。」便打起精神,與輔梁談得十分投機,便漸漸傾吐肺腑,只見輔梁口角漸漸有些鬆動。酒鬧席散,請輔梁書房安置。李應竟不進內,與輔梁連牀共語,漸說到「公明哥哥忠義無雙」的話,只見輔梁不覺深深歎服了幾句。漸漸論到軍務,輔梁卻遜謝不敏。李應道:「仁兄何必過謙。仁兄這般奇才,埋沒蓬蒿,豈不可惜?」輔梁道:「非輔梁不屑從事,實緣樗廢已久,世務生疏。」李應道:「總而言之,須看忠義面上,吾兄萬不可辭。」輔梁道:「既蒙仁兄錯愛,小弟苟有一隙之明,無不奉告。至於弟生性疏野,吾兄若欲寵之以爵位,拘之以職守,是猶捉輔梁入樊籠也,斷難遵命。」李應十分歎服。次日,輔梁道了深擾,辭別回山。一月無話。
忽一日,李應在府內閒坐,只見鬼臉兒杜興,領著一人氣忿忿地進來。李應認得此人,是杜主管的親戚,忙問道:「有什麼事?」杜興道:「猿臂寨那伙人,直是天外的蠻子,大官人且問他說來。」那人便道:「小人是販運磁器的,是義興字號。因聞知猿臂寨磁器,較大眾價值,格外公平,所以前去發運,已有多次。這次小人又帶了三千銀兩,前去存買磁貨。那頭目侯達,忽然開出一盤賬來,說尚有前欠銀六百三十四兩有零,未曾清結,須得扣除。小人大詫異。那候達遞出一紙憑票道:正月裡你著人來取的,現有你義興字號的戳記。小人叫苦道:你著了誑子也,那個冒我的戳記來的!那侯達便報怨小人疏忽,小人也報怨他疏忽。正爭嚷間,忽見一個頭領,旗號寫著欒字,巡哨方回,查問甚事喧嘩。侯達與小人同去告知,那頭領便教委范頭領查核。那范頭領卻極和氣,說:這賬既無對問,且權擱起,俟查出再行歸結,煩客人也去查查,這裡照常交易。到了次日,小人付了銀兩,正待裝載磁器,那欒頭領忽差人來,問小人與兗州李頭領是否有親。小人不知就裡,便答道:與杜頭領略沾點親。那人又問道:磁器想是李頭領委辦的?小人答言不是。那人便去。須臾,那欒頭領到來大喝道:老爺昨日見你面貌,已有些疑忌,你這廝原來是做細作的!小人分辨幾句,那廝變了臉,罵道:信你不得,快走!那侯達便走出來道:你這廝既不是好人,那六百餘兩定要扣了去。小人叫起屈來。欒頭領那廝發話道:休要惹老爺們性發,把你那李……下文便是爺爺的大名……說連首級也扣下了去。小人見不是頭,只望收回銀兩。那老欒道:休想!你這銀兩既是李某人的,除六百餘兩補前欠外,所存二千三百餘兩作為李某人租存首級之費!那廝銀兩不還,磁器不付,竟把小人熱趕出來了。還有許多不堪的話,?蹋頭領。」
李應聽罷,那把無明業火高舉三千丈,按捺不下,道:「猿臂寨那班毛賊,有如此可惡!」那人道:「爺爺息怒,那廝還有一件可惡的事,小人不敢盡言。」李應道:「你只管說來,什麼事?」那人道:「那廝還有一個頭領,姓祝的,將木頭刻做爺爺的像,教他嘍啰們演射,作箭垛用。」氣得李應暴躁如雷道:「我不把這廝們碎剮,誓不干休!」便同杜興商議破猿臂寨之法。杜興道:「據敝親說,那廝有張磁牀,是無價之寶,小人也有些聞知。據他探得,那廝要把這牀進貢,又有什麼金珠十萬,獻與劉彬,此刻已打點起行。小人想,先劫了他來再說。」李應道:「是極。那廝屢次詐我金珠,此仇尚未報。今番先劫他磁牀,以報金珠之仇。」那磁客人道:「小人來報,正是為此,爺爺取他磁牀以報前仇,小人也出口怨氣。」
李應即刻便派杜興、孫立,帶領五百名嘍啰,飛速由泗河進發,去劫磁牀。只見猿臂寨磁貢船隻,已到泗河渡口。中間一隻大船,旗號上寫著「猿臂寨磁貢」,有四隻兵船護送。杜興見了,便一聲胡哨,殺上前去。那猿臂寨兵船內,箭矢夾著鳥槍,驟雨飛蝗價過來。怎當這邊將勇人多,孫立早已提槍跳上大船,猿臂兵一半駕兵船飛逃,一半赴水。原來那赴水的,有劉慧娘的捍水橐?,不會死的。只見稍後一個頭目,挾了一個拜匣,卻錯跳過杜興的船,叫聲阿呀,慌忙赴水。吃一個嘍啰奪下拜匣,那頭目下水去了。杜興、孫立及一干人殺進大船,卻不見那磁牀,偏搜艙內,只得許多小色磁器,並四萬金珠。仔細一看,那船門上貼著一張條子,上寫著「猿臂寨磁貢前站第一號」,方知磁牀尚在後站。杜興、孫立自悔太鹵莽,使人探聽,猿臂寨中站磁貢方才出寨,今已聞交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