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罷戰馳信請良朋 想求和甘心許幼女
話說殷龍因久戰不停,已成誓不兩立之勢,想:搶餉銀雖非自己的主意,究竟在我境內,罪不容辭。若趕早求和,或可保全身家性命。倘再相持日久,萬一戰爭之際,再傷了國家將弁,更加罪不容逃。且必致再調大兵,終是寡不敵眾。因將這番話,與殷猛等四人商議。殷猛答道:「孩兒等亦知如此。但前次已經求和,怎奈他決意不行;此次再去相求,萬一他仍然執意,卻是如何呢?」殷龍道:「為父倒想了一個法子在此。
我看官兵內那員小將,武藝固是高強,人品亦頗不俗。意欲將你妹子許他為妻,藉此以為贖罪。但不知那小將可曾定親事?
若還未曾,我卻有個至好的朋友,離此地不遠,就在山東、江蘇交界地方朱家莊內。其人姓朱名叫光祖。先也是一個江湖上出色朋友,現在早已洗了手,曾經在施大人前獻計,捉拿一枝桃以及毛如虎,施公頗為見信。若得此人與施公說項,施公必然應允。但是朱光祖在前兩個月,聞說去到淮安,但不知果曾回來?」那殷猛答道:「據孩兒看來,必然不在淮安。他若在那裡,既與施公相得,又與父親交好,豈有不從中調停之理?
以此看來,定然還在家裡。既然如此,孩兒便去走一遭,面請他來,好好息事。」殷龍道:「我兒前去固好,但他不認得你,如何請得他來?必得要我寫一封書信,與我兒帶去方妥。」殷猛道:「既是這樣,父親可急速作書,孩兒即便前往。」殷龍隨即寫書信,著令殷猛藏好書信,連夜偷出土圍。
走了兩日,已到朱家莊。先問了莊丁,朱光祖在家與否?
恰好朱光祖自從到了淮安,在施公那裡,過了兩個月,他又各處去看望朋友,耽擱了一個多月,不久才回莊來。殷猛便請莊丁進去通報。朱光祖聽說殷龍的兒子,當即相請,各道契闊。
殷猛便將書信拿了出來,遞給光祖。光祖拆開,看了一遍,說道:「這是怎麼說?現在賢姪那裡究竟是什麼事情?可請一一說明。」殷猛便將以上各節,細說了一遍。朱光祖道:「這可不是令尊大人與賢姪等無辜遭屈麼?」殷猛道:「是!叔父明鑒。
因此家父飭令小姪星夜前來,務請叔父大駕即日前去,好解此圍。不然,一旦被官兵攻打開來,不但小姪一家難保;即合莊人眾,亦必生靈塗炭。務求叔父念家父的交情,與小姪一同前去,以救此難。」朱光祖道:「賢姪哪裡話來?今日已來不及,明日某當與賢姪同往,力解此圍便了。」殷猛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