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消息知縣看辦會 請僧尼公差下說辭
且說公然見天色將晚,叫子仁到別處吃飯,既得真信,快快回衙。子仁答應:「一同出寺,進城稟報,好結此案消簽,也算你我第一大大的功勞。」說著,滿心歡喜。
且說施公從飯店出來,跟隨那婦人,竊聽哭訴告狀的緣故,竟白跟了一回,不得明白。見天色尚早,不便回衙,「何不出城訪訪,等天晚回衙」想過,邁步出了城門,可巧正遇二差,欣然而來。施公遠遠望見二差,是乞丐打扮,不由贊歎:「我且躲避,任他過去。」不意二人早已看見,隨後跟來。施公進廟;公差緊行,也進了廟中。施公坐在台階。二人一看無人,搶步下跪。叫聲:「老爺,小的等奉差,訪拿九黃、七豬,今在蓮花院內。訪得九黃與七珠,乃是乾兄妹,係蘇州人,先奸後拐到此。」施公聽說,優化為喜。又問:「因何名叫九黃、七豬?」二差說:「他徒弟曾對小的說過:因他師父背後有黃豆大的九個猴子,故名九黃;尼姑因胸前七個黑痣子,故名七珠。惡僧廟內,還有盜寇十二名,無所不為。」從頭一一稟明。
施公聽說,沉吟良久道:「天色不早,你二人隨我進城。天黑到十字橫街,瞧瞧凶僧淫尼舉動。」言罷站起。二差跟從施公進城。看那軍民人等,鬧鬧吵吵,聽那些人議論紛紛:也有說「縣主比前任好」的;也有說「耳軟聽信衙役」的;也有說「私訪愛百姓」的;也有說「縣主真真清廉」的。正中一人,喚一聲說:「你們住口,莫要亂說,仔細縣衙人聽見,你可吃不了的包子!」施公在眾人之內,竊聽閒話,為的是公案不結。
抬頭只見一片燈光,人語喧嘩,又見擠擠嚷嚷:「到了!到了!」
施公站在眾人之中,看見這法台上--正對觀音庵門,搭了一座高台--台上結彩懸紗,花燈接滿。正面設了一法座。
座上一個和尚,濃眉大眼,滿臉橫肉;頭戴佛冠,身搭紅衣。
口喧佛號,手疊佛印,混捏酸款。兩邊有眾僧陪座。細看非盡男僧,還有女僧,一旁接音。年紀俱在三十上下。因七月佳節,天氣還熱,個個光頭無帽,身搭偏衫,雖說接音,其中一人,杏眼含春,與凶僧眉來眼去,害笑顏開;還不住的東張西望,賣弄輕狂。施公看罷,又往台下一瞧,正中設擺高桌,兩旁板凳。數了一數,一邊九個尼姑,兩邊共十八位,皆穿法衣,俱是光頭腦袋。接打各樣法器,年紀俱在二十上下,個個風騷,人人裊嬈。雖無脂粉,俱是齒白唇紅,面似桃花。雖然俱打著法器,口念佛語,也是視南瞧北,看那滿面芙蓉,並無一點道心。賢臣看罷,暗暗點頭:「怪不得攪亂江都!原來如此。這正位上坐者,必是九黃;且眾尼之中,未知那是七珠?」細看桌子上首,有個打鼓鐘的女僧,別有風流,較之眾尼,更生美貌。施公看後,暗說:「難怪招惹僧俗亂心!」聽見法器連打三陣,天有二更時分,施食放完,許多軍民四散。施公同了二差,說:「這九黃、七珠原故,我全知曉。你二人明日先不用進衙門,還到蓮花院中,千萬小心,引誘小和尚,套問真情;把那十二名盜寇的根由,訪明回衙,定計以便拿獲。」二役答應,於是施公趁天黑回衙。
施安迎接施公進房,淨面更衣。酒飯用完,上牀安息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