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正月,师还于魏州,庄宗出城迎劳,就第宴乐。无何,契丹犯燕蓟,郭 崇韬奏曰:“汴寇未平,继韬背叛,北边捍御,非存审不可。”上遣中使谕之,存 审卧病羸瘠,附奏曰:“臣效忠禀命,靡敢为辞,但疴恙缠绵,未堪祗役。”既而 诏存审以本官充幽州卢龙节度使,自镇州之任。同光初,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 师、中书令、食邑千户,赐号忠烈扶天启运功臣。
十月,平梁,迁都洛阳。存审以身为大将,不得预收复中原之功,旧疾愈作, 坚求入觐寻医,以情告郭崇韬。时崇韬自负一时,佐命之功,无出己右,功名事望, 素在存审之下,权势既隆,人士辐凑,不欲存审加于己上,每有章奏求觐,即阴沮 之。存审妻郭氏泣诉于崇韬曰:“吾夫于国,粗效驱驰,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 弃北荒,何无情之如是!”崇韬益惭戁。明年春,疾甚,上章恳切,乞生觐天颜, 不许。存审伏枕而叹曰:“老夫历事二主,垂四十年,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 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渐 增危笃,崇韬奏请许存审入觐。四月,制授存审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 诏未至,五月十五日卒于幽州官舍,时年六十三,遗命葬太原。存审遗奏陈叙不得 面觐,词旨凄惋。庄宗震悼久之,废朝三日,赠尚书令。
存审少在军中,识机知变,行军出师,法令严明,决策制胜,从无遗悔,功名 与周德威相匹,皆近代之良将也。常戒诸子曰:“予本寒家,少小携一剑而违乡里, 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屯危患难,履锋冒刃,入万死而无一生,身方及此,前 后中矢仅百余。”乃出镞以示诸子,因以奢侈为戒。
存审微时,尝为俘囚,将就戮于郊外,临刑指危垣谓主者曰:“请就戮于此下, 冀得坏垣覆尸,旅魂之幸也。”主者哀之,为移次焉。迁延之际,主将拥妓而饮, 思得歌者以助欢。妓曰:“俘囚有符存审者,妾之旧识,每令击节,以赞歌令。” 主将欣然,驰骑而舍之;岂非命也!
彦超,存审之长子也。少事武皇,累历牙职。存审卒,庄宗以彦超为汾州刺史。 同光末,魏州军乱,诏彦超赴北京巡检。先是,朝廷令内官吕、郑二人在太原,一 监兵,一监仓库。及明宗入洛,皇弟存霸单骑奔河东,与吕、郑谋杀彦超与留守张 宪。彦超觉之,密与宪谋,未决,部下大噪,州兵毕集,张宪出奔。是夕,军士杀 吕、郑、存霸于衙城。诘旦,闻洛城祸变,彦超告谕三军。《宋史·张昭传》云: 昭为张宪推官,庄宗及难,闻鄴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宪死, 有害昭者,执之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又逼昭为榜,安抚 军民。明宗又令其弟龙武都虞候彦卿驰骑安抚。六月,彦超入觐,明宗召见抚谕, 寻授晋州留后。未行,会其弟前曹州刺史彦饶平宣武乱军,明宗喜,召彦超谓之曰: “吾得尔兄弟力,余更何忧,尔为我往河东抚育耆旧。”即授北京留守、太原尹。 明年冬,移授昭义节度使。四年,授骁卫上将军,改金吾上将军。长兴元年,授泰 宁军节度使,寻移镇安州。
彦超厮养中有王希全者,小字佛留,粗知书计,委主货财,岁久耗失甚多,彦 超止于诃谴而已。应顺元年正月,佛留闻朝廷多事,因与任货兒等谋乱。一夕,扣 门言朝廷有急递至,彦超出至事,佛留挟刃害之。诘旦,本州节度副使李端召州 兵攻佛留等,杀之,余众奔淮南,擒彦超部将赵温等二十六人诛之。彦超赠太尉。
存审次子彦饶,《晋史》有传。次彦卿,皇朝前凤翔节度使、守太师、中书令, 封魏王,今居于洛阳。次彦能,终于楚州防御使。次彦琳,仕皇朝为金吾上将军, 卒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