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列传·卷五十五

更新时间:2021-03-04 02:37:42

  三年,鸿以父忧解任,甘露降其庐前树。十一月,世宗以本官征鸿。四年,复 有甘露降其京兆宅之庭树。复加中坚将军,常侍、领郎如故。迁中散大夫、高阳王 友,仍领郎中。其年为司徒长史。正光元年,加前将军。修高祖、世宗《起居注》。 光撰魏史,徒有卷目,初未考正,阙略尤多。每云此史会非我世所成,但须记录时 事,以待后人。临薨言鸿于肃宗。五年正月,诏鸿以本官修缉国史。孝昌初,拜给 事黄门侍郎,寻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鸿在史甫尔,未有所就,寻卒。赠镇东 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鸿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晋魏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以刘渊、石勒、慕容 俊、苻健、慕容垂、姚苌、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 发乌孤、李暠、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 鸿乃撰为《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时有增损褒贬焉。鸿二世仕江左, 故不录僭晋、刘、萧之书。又恐识者责之,未敢出行于外。世宗闻其撰录,遣散骑 常侍赵邕诏鸿曰:“闻卿撰定诸史,甚有条贯,便可随成者送呈,朕当于机事之暇 览之。”鸿以其书有与国初相涉,言多失体,且既未讫,迄不奏闻。鸿后典起居, 乃妄载其表曰:

  臣闻帝王之兴也,虽诞应图录,然必有驱除,盖所以翦彼厌政,成此乐推。故 战国纷纭,年过十纪,而汉祖夷殄群豪,开四百之业。历文景之怀柔蛮夏,世宗之 奋扬威武,始得凉、朔同文,牂、越一轨。于是谈、迁感汉德之盛,痛诸史放绝, 乃钤括旧书,著成《太史》,所谓缉兹人事,光彼天时之义也。

  昔晋惠不竞,华戎乱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驾于非所;五都萧条,鞠为 煨烬。赵燕既为长蛇,辽海缅成殊域,穷兵锐进,以力相雄,中原无主,八十余年。 遗晋僻远,势略孤微,民残兵革,靡所归控。皇魏龙潜幽代,世笃公刘,内修德政, 外抗诸伪,并冀之民,怀宝之士,襁负而至者日月相寻,虽邠岐之赴太王,讴歌之 归西伯,实可同年而语矣。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民,龙 飞受命。太宗必世重光,业隆玄默。世祖雄才睿略,阐曜威灵,农战兼修,扫清氛 秽。岁垂四纪,而寰宇一同。儋耳、文身之长,卉服、断发之酋,莫不请朔率职, 重译来庭。隐愍鸿济之泽,三乐击壤之歌,百姓始得陶然苏息,欣于尧舜之世。

  自晋永宁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善恶兴灭之形,用兵乖会之势,亦足以垂之将来,昭明劝戒。但诸史残缺,体例不 全,编录纷谬,繁略失所;宜审正不同,定为一书。伏惟高祖,以大圣应期,钦明 御运,合德乾坤,同光日月,建格天之功,创不世之法,开凿生民,惟新大造。陛 下以青阳继统,睿武承天。应符屈己,则道高三、五;颐神至境,则洞彼玄宗。剖 判百家,斟酌六籍,远迈石渠,美深白虎。至如导礼革俗之风,昭文变性之化,固 以感彼禽鱼,穆兹寒暑。而况愚臣沐浴太和,怀音正始,而可不勉强难革之性,砥 砺木石之心哉?诚知敏谢允南,才非承祚,然《国志》、《史考》之美,窃亦辄所 庶几。始自景明之初,搜集诸国旧史,属迁京甫尔,率多分散,求之公私,驱驰数 岁。又臣家贫禄薄,唯任孤力,至于纸尽,书写所资,每不周接,暨正始元年,写 乃向备。谨于吏按之暇,草构此书。区分时事,各系本录;破彼异同,凡为一体; 约损烦文,补其不足。三豕五门之类,一事异年之流,皆稽以长历,考诸旧志,删 正差谬,定为实录。商校大略,著《春秋》百篇。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 常璩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缮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 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 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但愚贱无因,不敢轻辄。

  散骑常侍、太常少卿、荆州大中正臣赵邕,忽宣明旨,敕臣送呈。不悟九皋微 志,乃得上闻,奉敕欣惶,庆惧兼至。今谨以所讫者,附臣邕呈奏。臣又别作序例 一卷,年表一卷,仰表皇朝统括大义,俯明愚臣著录微体。徒窃慕古人立言美意, 文致疏鄙,无一可观,简御之日,伏深惭悸。

  鸿意如此,然自正光以前,不敢显行其书。自后以其伯光贵重当朝,知时人未 能发明其事,乃颇相传读。亦以光故,执事者遂不论之。鸿经综既广,多有违谬。 至如太祖天兴二年,姚兴改号,鸿以为改在元年;太宗永兴二年,慕容超擒于广固, 鸿又以为事在元年;太常二年,姚泓败于长安,而鸿亦以为灭在元年。如此之失, 多不考正。

  子子元,秘书郎。后永安中,乃奏其父书,曰:“臣亡考故散骑常侍、给事黄 门侍郎、前将军、齐州大中正鸿,不殒家风,式缵世业,古学克明,在新必镜,多 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年止壮立,便斐然怀著述意。正始之末, 任属记言,撰缉余暇,乃刊著赵、燕、秦、夏、凉、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 论。先朝之日,草构悉了,唯有李雄《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 去正光三年,购访始得,讨论适讫,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名为《春秋》,一百 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未曾奏上,弗敢宣流。今缮写一本,敢以仰呈。傥或浅 陋,不回睿赏,乞藏秘阁,以广异家。”子元后谋反,事发逃窜,会赦免。寻为其 叔鹍所杀。

  光从祖弟长文,字景翰。少亦徙于代都,聪敏有学识。太和中,除奉朝请。迁 洛,拜司空参军事,营构华林园。后兼员外散骑常侍,为宕昌使主。还,授给事中、 本国中正、尚书库部郎。正始中,大修器械,为诸州造仗都使、齐州太原太守、雍 州抚军府长史。以廉慎称。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转太府少卿,丞相、高阳王雍 谘议参军,太中大夫。永安中,以老拜征虏将军、平州刺史。还家专读佛经,不关 世事。年七十九,天平初卒。赠使持节、征东将军、齐州刺史,谥曰贞。

  子慈懋,字德林。永熙初,征虏将军、徐州征东府长史。

  长文从弟庠,字文序。有干用。初除侍御史、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频使高 丽,转步兵校尉,又转司空掾,领左右直长。出除相州长史,还,拜河阴、洛阳令, 以强直称。迁东郡太守。元颢寇逼郡界,庠拒不从命,弃郡走还乡里。孝庄还宫, 赐爵平原伯,拜颍川太守。二年五月,为城民王早、兰宝等所害。后赠骠骑将军、 吏部尚书、齐州刺史。

  子罕,袭爵。齐受禅,例降。

  光族弟荣先,字隆祖。涉历经史,州辟主薄。

  子铎,有文才。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铎弟觐,宁远将军、羽林监。

  史臣曰:崔光风素虚远,学业渊长。高祖归其才博,许其大至,明主固知臣也。 历事三朝,师训少主,不出宫省,坐致台傅,斯亦近世之所希有。但顾怀大雅,托 迹中庸,其于容身之讥,斯乃胡广所不免也。鸿博综古今,立言为事,亦才志之士 乎?

上一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扫二维码,然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


上一篇:列传·卷五十四

下一篇:列传·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