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根 刘芳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也。祖鱓,慕容熙乐浪太守。父幼,冯跋假广平太 守。和龙平,明根乃得归乡里。游雅称荐之,世祖擢为中书学生。性贞慎寡欲,综 习经典。及恭宗监国,与公孙叡俱为主书。
高宗践祚,迁都曹主书,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高宗以其小心敬慎,每嗟美 之。假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使于刘骏,直使明僧暠相对。前后三返, 骏称其长者,迎送之礼,有加常使。显祖初,以本将军出为东青州刺史,加员外常 侍。迁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都督兗州诸军事、瑕丘镇将,寻就拜东兗州刺史,改 爵新泰侯。为政清平,新民乐附。
高祖初,入为给事中,迁仪曹长,加散骑常侍。清约恭谨,号为称职。后王师 南讨,诏假安南将军、仪曹尚书、广平公,与梁郡王嘉参谋军计。后兗州民叛,诏 明根慰喻。敕南征沔西、仇城、连口三道诸军,禀明根节度。还都,正尚书,仍加 散骑常侍。
诏以与萧赜绝使多年,今宜通否,群臣会议。尚书陆叡曰:“先以三吴不靖, 荆梁有难,故权停之,将观衅而动。今彼方既靖,宜还通使。”明根曰:“中绝行 人,是朝廷之事,深筑醴阳,侵彼境土,二三之理,直在萧赜。我今遣使,于理为 长。”高祖从之。文明太后崩,群臣固请公除,高祖与明根往复。事在《礼志》。 迁大鸿胪卿、河南王干师,尚书如故。随例降侯为伯。又参定律令,屡进谠言。
明根以年逾七十,表求致仕,诏不许。频表固请,乃诏曰:“明根风度清干, 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故抑其高蹈之操,至于再三。表请殷勤,不容违 夺,便己许其告辨。可出前后表付外,依礼施行。”引明根入见,高祖曰:“卿年 耆德茂,服勤累朝,历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老,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 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于朕。然高尚悠邈,便尔言归,君臣之礼,于斯而毕, 眷德思仁,情何可已。夫七十致仕,典礼所称;位隆固辞,贤者达节。但季俗陵迟, 斯道弗继。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魏以来,首振颓俗,进可以光我朝化,退可 以荣慰私门。”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 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因泣不自胜。 高祖命之令进,言别殷勤,仍为流涕。赐青纱单衣、委貌冠、被褥、锦袍等物。
其年,以司徒尉元为三老,明根为五更,行礼辟雍。语在《元传》。赐步挽一 乘,给上卿之禄,供食之味,太官就第月送之。以定律令之勤,赐布帛一千匹、谷 一千斛。后明根归广平,赐绢五百匹、安车一乘、马二匹、幄帐被褥。车驾幸鄴, 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五更光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 可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太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鄴,又朝行宫,赐谷帛如 前,为造甲第。国有大事,恆玺书访之。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太和二 十三年卒于家,年八十一。世宗遣使吊祭,赙钱一十万、绢三百匹、布二百匹,赠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谥靖侯。
明根历官内外五十余年,处身以仁和,接物以礼让,时论贵之。高祖初,明根 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特被礼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随,而闾以才笔时侮明根,世号 高、游焉。子肇,袭爵。
肇,字伯始,高祖赐名焉。幼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及《苍》、《雅》、《林》 说。高祖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司州初建,为都官从事,转通直郎、秘阁令,迁 散骑侍郎、典命中大夫。车驾南伐,肇上表谏止,高祖不纳。寻迁太子中庶子。
肇谦素敦重,文雅见任。以父老,求解官扶侍。高祖欲令遂禄养,乃出为本州 南安王祯镇北府长史,带魏郡太守。王薨,复为高阳王雍镇北府长史,太守如故。 为政清简,加以匡赞,历佐二王,甚有声迹。数年,以父忧解任。
景明末,征为廷尉少卿,固辞,乃授黄门侍郎。迁散骑常侍,黄门如故。兼侍 中,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转太府卿,徙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黄门 如故。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持法仁平,断狱务于矜恕。 尚书令高肇,世宗之舅,为百僚慑惮,以肇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赐, 秉志不许,高肇甚衔之。世宗嘉其刚梗。
卢昶之在朐山也,肇谏曰:“朐山蕞尔,僻在海滨,山湖下垫,民无居者,于 我非急,于贼为利。为利,故必致死而争之;非急,故不得已而战。以不得已之众, 击必死之师,恐稽延岁月,所费遂甚。假令必得朐山,徒致交争,终难全守,所谓 无益之田也。知贼将屡以宿豫求易朐山,臣愚谓此言可许。朐山久捍危敝,宜速审 之。若必如此,宿豫不征而自伏。持此无用之地,复彼旧有之疆,兵役时解,其利 为大。”世宗将从之,寻而昶败。
迁侍中。萧衍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以郁洲内附,朝议遣兵赴 援。肇表曰:“玄明之款,虽奔救是当,然事有损益,或惮举而功多,或因小而生 患,不可必也。今六里、朐山,地实接海,陂湖下湿,人不可居。郁洲又在海中, 所谓虽获石田,终无所用。若不待连兵,六里虽克,尚不可守,况方事连兵,而争 非要也。且六里于贼逾要,去此闲远。若以闲远之兵,攻逼近之众,其势既殊,不 可敌也。灾俭之年,百姓饥敝,饿死者亦复不少。何以得宜静之辰,兴干戈之役? 军粮资运,取济无所。唯见其损,未睹其益。且新附之民,服化犹近,特须安帖, 不宜劳之。劳则怨生,怨生则思叛,思叛则不自安,不安则扰动。脱尔则连兵难解, 事不可轻。宜损兹小利,不使大损。”世宗并不纳。
大将军高肇伐蜀,肇谏曰:“臣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兵者凶器, 不得已而后用。当今治虽太平,论征未可。何者?山东、关右,残伤未复,频年水 旱,百姓空虚,宜在安静,不宜劳役。然往昔开拓,皆因城主归款,故有征无战。 今之据者,虽假官号,真伪难分,或有怨于彼,不可全信。且蜀地险隘,称之自古, 镇戍晏然,更无异趣,岂得虚承浮说,而动大军。举不慎始,悔将何及!讨蜀之略, 愿俟后图。”世宗又不纳。
肃宗即位,迁中书令、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相州大中正。出为使持节,加 散骑常侍、镇东将军、相州刺史,有惠政。征为太常卿,迁尚书右仆射,固辞,诏 不许。肇于吏事,断决不速。主者谘呈,反覆论叙,有时不晓,至于再三,必穷其 理,然后下笔;虽宠势干请,终无回挠。方正之操,时人服之。及领军元义之废灵 太后,将害太傅、清河王怿,乃集公卿会议其事。于时群官莫不失色顺旨,肇独抗 言以为不可,终不下署。正光元年八月卒,年六十九。诏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 赗帛七百匹。肃宗举哀于朝堂。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 州刺史,谥文贞公。
肇外宽柔,内刚直,耽好经传,手不释书。治《周易》、《毛诗》,尤精《三 礼》。为《易集解》,撰《冠婚仪》、《白珪论》,诗赋表启凡七十五篇,皆传于 世。谦廉不竞,曾撰《儒棋》,以表其志焉。清贫寡欲,资仰俸禄而已。肇之为廷 尉也,世宗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执而不从,曰:“陛下自能恕之,岂足令臣曲 笔也!”其执意如此。及肃宗初,近侍群官豫在奉迎者,自侍中崔光已下并加封邑, 时封肇文安县开国侯,邑八百户。肇独曰:“子袭父位,今古之常。因此获封,何 以自处?”固辞不应。论者高之。
子祥,字宗良,颇有学。历秘书郎,袭爵新泰伯。迁通直郎、国子博士,领尚 书郎中。肃宗以肇昔辞文安之封,复欲封祥,祥守其父意,卒亦不受。又追论肇前 议清河,守正不屈,乃封祥高邑县开国侯,邑七百户。孝昌元年卒,年三十六。赠 征虏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刺史,谥曰文。
子皓,字宾多,袭。侍御史。早卒。皓弟安居,袭爵新泰伯。武定中,司空墨 曹参军。齐受禅,爵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