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志·卷十一

更新时间:2021-03-03 22:36:28

  顺城,(下。为东平治所。)东阿,(中。)阳谷,(中。)汶上,(中。)寿张,(下。)平阴。(下。至元十一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德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隶济宁路,以平阴为下县,仍属东平。)

  东昌路,(下。)唐博州。宋隶河北东路。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置总管府。户三万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万五千四百六。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

  聊城,(中。倚郭。)堂邑,(中。)莘县,(中。宋隶大名府,元割以来属。)博平,(中。)茌平,(中。)丘县。(下。本为镇,隶曲周。至元二年,并入堂邑。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言:“丘县并入堂邑,差税词诉相去二百余里,往复非便。平恩有户二千七百,升县为宜。”遂立丘县,隶东昌。)

  济宁路,(下。)唐麟州。周于此置济州。元太宗七年,割属东平府。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巨野,仍析郓城之四乡来属。八年,升济宁府,治任城,寻还治巨野。十二年,复立济州,治任城,属济宁府。十五年,迁府于济州,却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又以府治归巨野,而济州仍治任城,但为散州。十六年,济宁升为路,置总管府。户一万五百四十五,口五万九千八百一十八。领司一、县七、州三。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七

  巨野,(中。倚郭。金废,属郓州。至元六年复立。)郓城,(上。金以水患,徙置盘沟村。元至元八年,复来属。)肥城,(中。宋、金为平阴县。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莘镇寨东北十五里旧城改设今县。)金乡,(下。初隶济州,至元二年来属。)砀山,(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治,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虞城,(下。金圮于水。元宪宗二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三年,复立县,属济州。八年,隶济宁路。)丰县。(唐属徐州。元宪宗二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州三

  济州,(下。)唐以前为济北郡,治单父。唐初为济州,又为济阳郡,仍改济州。周濒济水立济州。宋因之。金迁州治任城,以河水湮没故也。元至元二年,以户不及千数,并隶任城。六年,迁州于巨野,而任城为属邑。八年,升州为济宁府,治任城,复还府治巨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陆冲要,复立济州,属济宁府而任城废。十五年,迁府于济州,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复于巨野立府,仍于此为州。二十三年,复置任城,隶州。领三县:

  任城,(倚郭。)鱼台,(太宗七年,属济州。至元二年,并入金乡。三年复故。八年,属济宁府。十三年来属。)沛县。(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兖州,(下。)唐初为兖州,复升泰宁军。宋改袭庆府。金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属济州。宪宗二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立尚珍署,领屯田四百五十六户,收子粒赴济州官仓输纳,余粮粜卖,所入钞纳于光禄寺。)领四县:

  嵫阳,曲阜,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复置。)宁阳。(至元二年,省入嵫阳。大德元年复置。)

  单州,(下。)唐置辉州,治单父。后唐改为单州。宋升团练州。金隶归德府。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属东平府。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领二县:

  单父,(县在郭下。元初与单州并属济州。宪宗二年,隶东平府。至元二年,复立单父县。三年,还属济州,今属单州。)嘉祥。(旧属济州。宪宗二年,割隶东平路。至元三年,还属济州。今为单州属县。)

  曹州,(上。)唐初为曹州,后改济阴郡,又仍为曹州。宋改兴仁府。金复为曹州。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直隶省部。户三万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万五千三百三十五。领县五:

  济阴,(上。)成武,(中。)定陶,(中。)禹城,(中。)楚丘。(中。)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志·卷十

下一篇:志·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