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亳州总管。先是,州民王回洛、张季真等聚结亡命,每为劫盗。前后牧守不 能制。景山下车,逐捕之,回洛、季真挺身奔江南。禽其党与数百人,皆斩之。法 令明肃,盗贼屏迹,称为大治。陈人张景遵以淮南内属,为陈将任蛮奴所攻,破其 数栅。景山发谯、颍兵援之,蛮奴引军而退。征为候正。宣帝嗣位,从上柱国韦孝 宽经略淮南。郧州总管宇文亮谋图不轨,以轻兵袭孝宽。孝宽窘迫,未得整阵,为 亮所薄。景山率铁骑三百出击,破之,斩亮传首。以功拜亳州总管。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 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 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毅等惧,掠居民而遁。景山追 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 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时桐柏山蛮相聚 为乱,景山复击平之。
高祖受禅,拜上柱国。明年,大举伐陈,以景山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韩延、 吕哲出汉口。遣上开府邓孝儒将劲卒四千,攻陈甑山镇。陈人遣其将陆纶以舟师来 援。孝儒逆击,破之。陈将鲁达、陈纪以兵守涢口,景山复遣兵击走之。陈人大骇, 甑山、沌阳二镇守将皆弃城而遁。景山将济江,会陈宣帝卒,有诏班师。景山大著 威名,甚为敌人所惮。后数载,坐事免,卒于家。时年五十五。赠梁州总管,赐缣 千匹,谥曰襄。子成寿嗣。
成寿便弓马,起家千牛备身。以上柱国世子,拜仪同。后为秦王库真车骑。炀 帝嗣位,征为左亲卫郎将。杨玄感之乱也,从刑部尚书卫玄击之,以功进位正议大 夫,拜西平通守。
○源雄
源雄,字世略,西平乐都人也。祖怀、父纂,俱为魏陇西王。雄少宽厚,伟姿 仪。在魏起家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属其父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 西归长安。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 方郡公,拜冀州刺史。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未几,检校徐州总 管。
及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时雄家累在相州,迥潜以书诱之,雄卒不顾。高祖 遗雄书曰:“公妻子在鄴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今日已后,不过数 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徐部大蕃,东南襟带,密迩吴寇,特须安抚。藉公 英略,委以边谋,善建功名,用副朝委也。”迥遣其将毕义绪据兰陵,席毗陷昌虑、 下邑。雄遣徐州刺史刘仁恩击义绪,仪同刘弘、李琰讨席毗,悉平之。
陈人见中原多故,遣其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樊毅等侵江北,西 自江陵,东距寿阳,民多应之,攻陷城镇。雄与吴州总管于顗、扬州总管贺若弼、 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悉复故地。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 进位上大将军,拜徐州总管。后数岁,转怀州刺史,寻迁朔州总管。突厥有来寇掠, 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
伐陈之役,高祖下册书曰:“於戏!唯尔上大将军、朔方公雄,识悟明允,风 神果毅。往牧徐方,时逢寇逆,建旟马邑,安抚北蕃。嘉谋绝外境之虞,挺剑息韦 韝之望。沙漠以北,俱荷威恩,吕梁之间,罔不怀惠。但江淮蕞尔,有陈僭逆,今 将董率戎旅,清彼东南,是用命尔为行军总管。往钦哉!”于是从秦王俊出信州道。 及陈平,以功进位上柱国。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 朔州。二岁,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七十。
子崇嗣,官至仪同。大业中,自上党赞治入为尚书虞部郎。及天下盗起,将兵 讨北海,与贼力战而死,赠正议大夫。
○豆卢勣子毓勣 兄通
豆卢勣,字定东,昌黎徒河人也。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后也。中山败,归 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祖苌,魏柔玄镇大将。父宁,柱国、太保。 勣初生时,周太祖亲幸宁家称庆,时遇新破齐师,太祖因字之曰定东。勣聪悟,有 器局。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魏大统十二年,太祖以勣勋臣子,封义安县侯。 周闵帝受禅,授稍伯下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改封丹阳郡公,邑千五百户。明帝时, 为左武伯中大夫。勣自以经业未通,请解职游露门学。帝嘉之,敕以本官就学。未 几,齐王宪纳勣妹为妃,恩礼逾厚。
会武帝嗣位,拜邛州刺史。未之官,渭源烧当羌因饥馑作乱,以勣有才略,转 渭州刺史。甚有惠政,华夷悦服,德泽流行,大致祥瑞。鸟鼠山俗呼为高武陇,其 下渭水所出,其山绝壁千寻,由来乏水,诸羌苦之。勣马足所践,忽飞泉涌出。有 白鸟翔止前,乳子而后去,又白狼见于襄武。民为之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 浆。济我民夷,神鸟来翔。”百姓因号其泉为玉浆泉。后丁父艰,毁瘁过礼。天和 二年,授邵州刺史,袭爵楚国公。复征为天官府司会,历信、夏二州总管、相州刺 史。以母忧还京。宣帝大象二年,拜利州总管,进位上大将军。月余,拜柱国。
高祖为丞相,益州总管王谦作乱。勣婴城固守,谦遣其将达奚念、高阿那肱、 乙弗虔等众十万攻之,起土山,凿城为七十余穴,堰江水以灌之。勣时战士不过二 千,昼夜相拒。经四旬,势渐迫。勣于是出奇兵击之,斩数千级,降二千人。梁睿 军且至,贼因而解去。高祖遣开府赵仲卿劳之,诏曰:“勣器识优长,气调英远, 总驭籓部,风化已行。巴蜀称兵,奄来围逼,入守出战,大摧凶丑。贞节雄规,厥 功甚茂,可使持节、上柱国。赐一子爵中山县公。”
开皇二年,突厥犯塞,以勣为北道行军元帅以备边。岁余,拜夏州总管。上以 其家世贵盛,勋效克彰,甚重之。后为汉王谅纳勣女为妃,恩遇弥厚。七年,诏曰: “上柱国、楚国公勣,蜀人寇乱之日,称兵犯顺,固守金汤,隐如敌国。嘉猷大节, 其劳已多,可食始州临津县邑千户。”十年,以疾征还京师,诏诸王并至勣第,中 使顾问,道路不绝。其年卒,时年五十五。上悼惜者久之,特加赗赠,鸿胪监护丧 事,谥曰襄。子贤嗣,官至显州刺史、大理少卿、武贲郎将。贤弟毓。
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气节。汉王谅出镇并州,毓以妃兄为王府主簿。从赵仲 卿北征突厥,以功授仪同三司。及高祖崩,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纳谘议王頍之 谋,发兵作乱。毓苦谏不从,因谓弟懿曰:“吾匹马归朝,自得免祸。此乃身计, 非为国也。今且伪从,以思后计。”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 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帝以为 然,许之。贤密遣家人赍敕书至毓所,与之计议。谅出城,将往介州,令毓与总管 属硃涛留守。毓谓涛曰:“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当 与卿出兵拒之。”涛惊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因拂衣而去。毓追斩 之。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及开府、盘石侯宿勤 武,开府宇文永昌,仪同成端、长孙恺,车骑、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 闭城拒谅。部分未定,有人告谅,谅袭击之。毓见谅至,绐其众曰:“此贼军也。” 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谅复至西门,守兵 皆并州人,素识谅,即开门纳之。毓遂见害,时年二十八。及谅平,炀帝下诏曰: “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推令典。毓深识大义,不顾姻亲,出于万死, 首建奇策。去逆归顺,殉义亡身,追加荣命,宜优恆礼。可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 赐帛二千匹,谥曰愍。
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司。大业初,行新令,五等并除。未几,帝复下诏曰: “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象贤无坠, 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复以愿师承袭。大业末,授千牛左右。
通字平东,勣之兄也,一名会。弘厚有器局。在周,少以父功,赐爵临贞县侯, 邑千户。寻授大都督,俄迁仪同三司。大冢宰宇文护引之令督亲信兵,改封沃野县 公,邑四千七百户。后加开府,历武贲中大夫、北徐州刺史。及高祖为丞相,尉迥 作逆,遣其所署莒州刺史乌丸尼率众来攻。通逆击,破之。赐物八百段,进位大将 军。开皇初,进爵南陈郡公。寻征入朝,以本官典宿卫。岁余,出拜定州刺史。后 转相州刺史。尚高祖妹昌乐长公主,自是恩礼渐隆。迁夏州总管、洪州总管。所在 之职,并称宽惠。十七年,卒官,年五十九。谥曰安。有子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