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痛如脱,不能远视,内连系急,头风痛不可忍。鼻窒不闻。
天柱:
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明堂》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不及针。日七壮至百壮。《下经》灸三壮。《素注》针二分,留六呼。
主足不任身体,肩背痛欲折。目瞑视,头旋脑痛,头风,鼻不知香臭,脑重如脱,顶如拔,项强不可回顾。
大杼:
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脉别络,手足太阳、少阳之会。《难经》曰:“骨会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负重,以骨会大杼也。”《铜人》针五分,灸七壮。《明堂》禁灸。《下经》、《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资生》云:“非大急不灸。”
主膝痛不可屈伸,伤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郁郁,热甚不已,头风振寒,项强不可俯仰,痎疟,头旋,劳气咳嗽,身热目眩,腹痛,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筋挛癫疾,身蜷急大。东垣曰:“五脏气乱,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补不泻,以导气而已。”
风门(一名热府):
二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铜人》针五分。《素注》针三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壮。若频刺,泄诸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灸五壮。
主发背痈疽,身热,上气喘气,咳逆胸背痛,风劳呕吐,多嚏,鼻鼽出清涕,伤寒头项强,目瞑,胸中热,卧不安。
肺俞:
第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对乳引绳度之。甄权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正坐取之。《甲乙》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甄权灸百壮。《明下》灸三壮。《素问》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
主瘿气,黄疸,劳瘵,口舌干,劳热上气,腰脊强痛,寒热喘满,虚烦,传尸骨蒸,肺痿咳嗽,肉痛皮痒,呕吐,支满不嗜食,狂走,欲自杀,背偻,肺中风,偃卧,胸满短气,瞀闷汗出,百毒病,食后吐水,小儿龟背。
仲景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太阳肺俞、肝俞。”
厥阴俞(一名厥俞):
四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七壮。
主咳逆牙痛,心痛,胸满呕吐,留结烦闷。
或曰:“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俞即心包络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