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括四百味

卷一

更新时间:2021-03-03 17:00:02

一至一百味药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附:茯苓皮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甘草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当归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白芍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赤芍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生地 附:鲜生地
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10.熟地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11.麦门冬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冬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13.黄连(川连)
黄连味苦,泻心除(疒言(hū)),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14.黄芩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 附:连翘心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18.石膏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下一页

下一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