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运斗枢》曰:黑精用事,百木共一根。(百枝木共一根,天下共一主之徵也。)
《春秋繁露》曰:木有变,春凋冬荣,繇。贞刚精锐,尾馛治之。
《北魏书》曰:崔亮为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舡,行人艰阻。亮谓僚佐曰:"昔杜预乃造桥,况此有异长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吾今决欲造之。"咸曰:"水浅不可为浮桥,泛长无常,又不可施柱,恐难成立。"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渡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桥。今惟虑长柱不可得耳。"会天大雨,山瞬旦至,浮山长木数百根,藉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后周书》曰:沙苑之役,齐神武夜遁,追至河上,复大克获,前后虏其卒七万,献俘长安,还军渭南。于是所徵诸州兵始至,乃於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又曰:王罴以功授右将军、西河内史,辞不拜。时人谓之曰:"西河大拜,俸禄殷厚,何为致辞?"罴曰:"京洛材木尽出西河。朝贵营第宅者,有求假。如其私办,即力所不堪;若科发民间,又违法宪。以此辞耳。"
《唐书》曰:贞观中,山南献木,连理,交错玲珑,有同罗木,一丈之幹,并枝者二十馀所。
又曰:代宗大历十二年,成都府人郭远,因樵爨获瑞木一茎,有文曰:"天下太平",献之。以示百官,宰臣奏贺曰:"至德之化,先贲於草木。太平之符,遂形文字。伏望藏於秘阁,宣付史馆。"
又曰:贞观初,陈留雨木,皆大如指,长寸馀。每木有孔通中,所下其立如植。
《管子》曰:桓公问:"民饥寒,室屋不治,墙垣坏不筑,为之柰何?"管子曰:"休途树掷軎。"公令左右休途树枝。其年民治室屋,筑墙垣。公问之,管子曰:"一树而息百乘,丁壮弹其下,终日不归;父老拊树而论,终日不归。今吾休之,日中无尺阴,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室。"
《老子》曰:天下掷炅柔,驰骋天下掷炅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柔弱,生之徒;刚强,死之徒。合抱之树,生於毫末。
《庄子》曰: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木焉,其大也。然必有异材。从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俯而视其大根,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则舌烂;嗅之,则使人狂酲。子綦曰:"杆果不材之木,以至其大矣!"
又曰:庄子行於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彩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织子曰:"杆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
《孟子》曰:孟子谓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孙卿子》曰:山下望十亩之木,若着;而求着者,不上折也。
又曰:林木茂,斧斤至。
又曰:玉在山而木润。
《孔丛子》曰:夫子墓方一里,诸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之。
《试萦》曰:木之精气为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