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火部·卷一

更新时间:2021-03-03 16:35:55

  又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味,以出内火。是故味为鹑火,心为大火。(谓火正之官,配食於火星也。建辰之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戍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也。)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阏伯,高幸氏之子也。《传》曰:迁阏伯於商丘,主辰大火也,今为宋星。然则商丘在宋地也。)祀大火而火纪时焉。(谓出内火时也。)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相土,契孙,商之祖也。始代阏伯之后,居商丘,祀大火也。)

  又曰:郯于云:"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又曰: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夏之八月,辰星见,在天汉西。今孛星出辰西,光芒东及天汉。)申须曰:(申须,鲁大夫。)"彗,所以除旧布新也。天事恒象,(天道恒以象颖告示人。)今除於火,火出必布焉。诸侯其有火灾乎!"(今火向伏,故知当须火乃布散为灾也。)

  《周礼》曰:春秋以木铎修火禁。(火星以春出,以秋入,因天时而以成。)

  又曰:亨人,掌供鼎镬,以给水火之齐。(镬,所以煮肉及鱼湆之器。既熟,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齐,音剂。)

  又曰:卜师,掌开龟之四兆,……扬火以作龟,致其墨。(扬火犹炽也。致其墨者,熟灼之,明其兆。)

  又曰: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行犹用也。变犹易也。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郑司农云:以三月本时昏,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戍上,使民内火。故《春秋传》曰:以出内火。)时则施火令。(焚菜之时。)凡祭祀,则祭爟。(报其为明之切,礼如祭爨。)凡国失火,野焚菜,则有刑罚焉。(野焚莱,民擅放火。)

  又曰:穴氏掌攻蛰兽,各以其物火之。(蛰兽,熊罴之属,冬藏者也。将攻之,必先烧其所食之物,放其穴,诱出之,乃可得之。)以时献其珍异皮革。

  又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林人所养者。山足曰麓。)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刊、剥,互言耳,皆谓所去。次地之皮生南为阳,木生北为阴。木,火之水之,则使其肄不生。)若欲其化也,则春秋变其水火。(化犹生也,谓时以种谷也。变其水火者,乃所火则水之,所水则火之,则其土和美。)

  又曰:秋官。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夫燧,阳燧也。)

  《史记》曰:燕攻即墨,田单乃收城中牛千头,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於角,结火於尾,穿城而出,壮士衔枚随其后。牛所触辄死,壮士击之,城上大噪,燕师大骇。

  又曰:庞涓追孙膑量其行,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下。"於是令齐军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庞涓大败。

  又曰:苏代谓魏王曰:"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也。

  又曰:颜叔子独居一室,夜雨,比舍屋崩,有女子投之。叔子令秉烛,烛尽,乃彻屋草续之。至明不乱。

  又曰:武王既渡河,有火自上复於王屋,流为乌,其色赤。

  《汉书》曰:项羽西屠咸阳,烧其宫室,火三月不灭。

  又曰:孝平后,王莽女,有节操。及汉兵诛莽,燔烧未央宫,后曰:"何面目见汉家。"因自投火而死。

  又曰:汉兵围王莽,城中少年房朱、张鱼等恐见虏掠,私烧作室门,呼曰:"反虏王莽,何不出降!"火及掖庭,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饮食部·卷二十五

下一篇:火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