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地部·卷二十六

更新时间:2021-03-03 14:51:43

  ○河

  《释名》曰: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

  《山海经》曰:昆仑山,纵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去蒿山五万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其白水出其东北陬。屈向东南流为中国河。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发源及中国,大率常然。东流潜行地下至规期山,北流分为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其河复合,东注蒲昌海。复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山,西南流,又东回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洮河合,过安定、北地郡,北流过朔方郡西,又南流过五原郡南,又东流过云中、西河郡东,又南流过上都河东郡西而出龙门,汾水从东于此入,河东即龙门所在。

  《吕氏春秋》曰:龙门未开,河出孟门东大溢,是谓洪水。禹凿龙门,始南流,至华阴潼关,与渭水合。又东回过砥柱,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今陕州东河北、陕县三县界,及洛阳孟津所在。至巩县与洛水合,至成皋与济水合。济水出河北,至王屋山而南截河渡,正对成皋。又东北流过武德与沁水合。至黎阳信都,信都今冀州,绛水所在,绛水亦曰溃水,一曰漳水。钜鹿之北,遂分为九河。钜鹿,今邢州大陆所在。大陆,泽名。九河: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覆釜,五湖苏,六简,七絜,八钩盘,九鬲津。又合为一河而入海。齐桓公塞九河以广田居,故馆陶、贝丘、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以东城地,九河旧迹犹存。汉代河决金堤,南北多罹其害,议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已亡其八枝也。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河出焉,故《尚书》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今绛州龙门县界,南至于华阴,北至于砥柱,东至于孟津,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洛汭今巩县,在河洛合流之所也。大伾山,今汜水县,即故成皋也。山再成曰伾。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其绛水,今冀州信都。大陆,泽名,今邢州钜鹿,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海是也。同合出九河,又合为一,名为逆河。逆,迎也,言海口有潮汐,潮以迎河水。

  《书》曰:九河既道。(孔安国注曰:河水分为九道。)

  《诗》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又曰:新台有泚,河水瀰瀰。

  又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又曰:谁谓河广?一苇航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又曰:不敢暴虎,不敢凭河。

  《大戴礼》曰:圣人有国,则河不满溢。

  《礼斗威仪》曰: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河溓。(宋君注曰:河不灾溢也。)

  《传》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诗,逸诗也。言人寿促而河清迟,喻时之不可待也。)

  又曰:楚昭王有疾,卜河为祟,大夫请祭。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获罪。"

  《春秋考异邮》曰: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所以流化,故曰河润千里。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史记》曰:秦灭六国,自以为获水德之瑞,更名河为德水。

  《汉书》曰: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一名盐泽。

下一页

上一篇:地部·卷二十五

下一篇:地部·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