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地部·卷十九

更新时间:2021-03-03 14:50:55

  《庄子》曰:越人三世杀其君,王子搜患之,逃於丹穴,越人无君,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承以玉舆。

  《淮南子》曰:治鼠穴而坏里闾。

  《水经注》曰: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於石穴,约能中者众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中之。又各令乘土船,约浮者当以为君,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又曰:江陵有驾部口,宋文帝车驾发江陵至此,黑龙跃出,负帝乘舟,左右失色,上谓长史王昙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矣,何德以堪之。"故名穴为龙穴焉。

  又曰:夏平县有重山,即列山也,山下有一穴,父老相传是神农所生处也。

  又曰:大洪山,岩嶂皆数百许仞,入石门,又得锺乳穴,穴上有素崖立,非人迹所及,穴中多锺乳,凝膏下垂,望齐冰雪,微津细液,滴沥不断,幽穴潜远,行者不极。

  《风土记》曰:太湖山中有洞穴,傍行地中,无所不通,谓之洞庭。

  《续搜神记》曰:长沙醴陵县有小水,二人乘船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水流,上又深山,有人迹,异之。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鄣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上。

  《外国图》曰:风山之首高三百里,春穴方三十里,春风自此出也。

  又曰: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琅琊三万里。

  《荆州图记》曰:卢县有马穴山,傍有地道,汉时常有百匹马出其中,形皆小似滇池马,今遂名其处曰马穴。

  又曰:县北九十里有赵属山,傍有石台,高十五丈,广三丈,有穴深一里,内甚平整虚寂,谓之仙穴。

  《钱塘记》曰:灵隐山有石穴,傍入行十数步,有水广丈余。昔有人采锺乳见龙迹,闻穴里搔搔有声出。

  《宜都记》曰:佷山县有文石穴,平居无水,有渴者至,请乞辄得水;戏乞则不得。

  又曰:自西陵北行三十里,有石穴名马穴。尝有白马出食,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数里。

  《武昌记》曰:芜菁山有龙穴,其水深闇,少得入者。人采锺乳,乘火而入,下有水深数尺,多有蝙蝠来扑火。

  《江乘地记》曰:西南二十里木庐山有锺乳穴。

  郑缉之《东阳记》曰:北山西崖有石床,流水绕灌其侧。又有石田如稻田,云堂里有洞穴,有人常於此采锺乳,入十余日,粮绝而穴不可穷。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篇:地部·卷十八

下一篇:地部·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