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下
《西京杂记》曰:窦太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石大如指,堕后绩筐中,后取石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不复开,后为皇后,常并置玺中为天玺。
又曰:五鹿充宗受学於弥成子,弥成子少时,常有人遇己,授以文石,大如鸡卵,成子吞之,遂大明悟,为天下通儒。成子后病,吐出此石授充宗,充宗复吞,又为明学。
又曰:汉武昆明池养鱼,往往飞去,后刻石为鲸鱼致水中,乃不飞去,每至当雨,鱼当鸣吼。
顾恺之《启蒙记》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浔阳记》曰:石镜山东一圆石悬崖,明净照人,毫细必察。
《幽明录》曰:宫亭湖边傍石间,有石数枚,形圆若镜,明可鉴人,谓之石镜。后人过,以火燎一枚,今不复明,其人眼遂失明。
庾仲雍《湘州记》曰: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纸臼。
王歆之《南康记》曰:归美山,山石红丹,赫若采绘,峨峨秀上,切霄邻景,名曰女娲石。大风雨后,天澄气静,闻弦管声。
《拾遗记》曰:员峤山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驳落如锦,扣之片片蓊然云起。
又曰:魏明帝时,太山下有连理文石,高十二丈,状如枯树,其文色彪发,似人雕镂,自下及上皆合百余步,及魏明帝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阙也。土石阴类,魏为土德,斯为灵。
《交州记》曰:有浮石山在海中,石虚轻可以磨脚,煮饮之止渴。
《洞冥记》曰:元鼎中,条支国贡马石以和九转丹。有发白者,以此石拭之,应手而黑。
顾野王《瑞应图》曰:石华者,石生华也。
刘澄之《江州记》曰:兴平县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青色,堪为书砚。
《蜀中记》云:隗叔通,棘人也,性至孝。母每食必须江水,通每汲,江中石为之出。今江中有石,号孝子石。
《十洲记》曰:流洲在西海中,上多积石,名为昆吾石,治其石成铁作剑,光明照洞如水精状,割玉物如切泥土焉。
《益州记》曰:龙盘山有一石,长四十丈,高五丈,当中有户及扉,若人掩闭。故老相传玉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