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癸卯,吐蕃赞普卒。以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赐绯鱼袋李逢吉为门下 侍郎、同平章事,赐紫金鱼袋。以内库绢四万匹赏幽、魏将士。甲寅,以华州刺史 李绛为兵部尚书。丙辰,月掩心。戊午,南诏蛮酋龙蒙盛卒。
三月庚午,皇太后崩于兴庆宫之咸宁殿。是日,群臣发丧于西宫两仪殿,以宰 臣裴度为礼仪使,吏部尚书韩皋为大明宫留守,设次于中书。辛未,敕诸司公事, 宜权取中书门下处分。癸酉,分命朝臣告哀于天下。甲戌,见群臣于紫宸门外庑下。 己卯,以宰臣李逢吉充大行皇太后山陵使。出内库缯帛五万匹充奉山陵。己丑,月 近镇星。
夏四月壬寅,西川节度使李夷简遣使告哀于南诏。后丧,边镇告四夷,旧制也。 庚戌,贬户部侍郎、判度支杨于陵为郴州刺史,坐供军有阙也。丁巳,以徐、宿饥, 赈粟八万石。
五月丁卯夜,辰、岁二宿合于东井。宥州军乱,逐刺史骆怡。壬申,李光颜破 贼于凌云栅。六月甲辰,高霞寓败于铁城,退保新兴栅,是日人情悚骇,宰相奏对, 多请罢兵。上曰:“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成计。今但议用兵方略, 朝廷庶务,制置可否耳。”是夜,月掩心后星。庚戌,田弘正军讨王承宗,次于南 宫。辛酉,群臣上大行皇太后谥曰庄宪。
秋七月丁丑,贬随、唐节度使高寓为归州刺史。以河南尹郑权为襄州刺史,充 山南东道节度使;以荆南节度使袁滋为唐州刺史、彰义军节度使、申光唐蔡随邓州 观察使,权以唐州理为所;以华州刺史裴武为江陵尹,充荆南节度使。戊寅,以随 州刺史杨旻为唐州刺史,充行营都知兵马使。以滋儒者,故复以旻将其兵。壬午, 宣武军奏破贼。
八月壬寅,以宰臣韦贯之为吏部侍郎,罢知政事。贯之以淮西、河北两处用兵, 劳于供饷,请缓承宗而专讨元济,与裴度争论上前故也。戊申,容州奏飓风海水毁 州城。甲申,祔庄宪皇后于丰陵。九月丁卯,饶州奏浮梁、乐平二县,五月内暴雨 水溢,失四千七百户,溺死者一百七十人。丙子,新除吏部侍郎韦贯之再贬湖南观 察使。辛未,贬吏部侍郎韦顗为陕州刺史,刑部郎中李正为金州刺史,度支郎中薛 公干为房州刺史,屯田郎中李宣为忠州刺史,考功郎中韦处厚为开州刺史,礼部员 外郎崔韶为果州刺史,并为补阙张宿所构,言与贯之朋党故也。乙酉,蔡州军前奏 拔凌云栅。
冬十月丁巳,以刑部尚书权德舆检校吏部尚书,兼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丙寅,幽州刘总加平章事,郓州李师道加检校司空。师道闻拔凌云栅,乃惧,伪贡 款诚,故有是令。庚午,以司农卿王遂为宣州刺史、宣歙池观察使,以京兆尹要翛 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以遂、翛常历计司,能聚敛,方藉供军,故有斯授。壬 申,敕诸道奏事官,非急切不得乘驿马。丁丑,出内库钱五十万贯供军。戊寅夜, 月犯岁。辛巳,命内常侍梁守监淮西行营诸军。仍以空名告身五百通及金帛付之。 戊子夜,土、火合于虚、危。十二月丙午,以易州刺史陈楚为定州刺史、义武军节 度使。丁未,以翰林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知制诰王涯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甲 寅,以闲厩宫苑使李醖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邓州刺史,充唐、随、邓等州节度使。 初置颍水运使。运扬子院米,自淮阴溯流至寿州,四十里入颍口,又溯流至颍州沈 丘界,五百里至于项城,又溯流五百里入溵河,又三百里输于郾城。得米五十万石, 茭一千五百万束。省汴运七万六千贯。己未,邕管奏黄洞贼屠岩州。未央宫及飞龙 草场火。京畿水害田,润、常、湖、衢、陈、许大水。是岁冬雷,桃、杏花。回鹘、 奚、契丹、牂柯、渤海等朝贡。
十二年春正月辛酉朔,以用兵不受朝贺。癸未,贬义武军节度使浑镐为循州刺 史,坐讨贼失律也。甲申,贬唐、邓节度袁滋为抚州刺史,以上疏请罢兵故也。乙 酉夜,星见而雨。戊子夜,彗出毕南,长丈余,指西南,凡三日,南近参旗而没。
二月壬申,以内库绢布六十九万段匹、银五千两,付度支供军。庚子,敕京城 居人五家相保,以搜奸慝。时王承宗、李师道欲阻用兵之势,遣人折陵庙之戟,焚 刍藁之积,流矢飞书,恐骇京国,故搜索以防奸。及贼平,复得淄青簿领,中有赏 蒲、潼关吏案,乃知容奸者关吏也,搜索不足以为防。庚申,敕宜于许汝行营侧近 置行郾城,以处贼中归降人户。甲寅,岳鄂团练使李道古师攻申州,克罗城,贼力 战,道古之众大败。
三月壬戌,昭义郗士美兵败于柏乡,兵士死者千人。戊辰,沧州程执恭改名权。 太常定李吉甫谥曰“敬宪”,度支郎中张仲方非之,上怒,贬为遂州司马。赐吉甫 谥曰忠。丁丑,月犯心后星。癸未,贼将吴秀琳以文城栅兵三千降李醖。
夏四月辛卯,李光颜破贼三万于郾城,杀其卒什二三,获马千匹、器甲三万。 辛丑,驸马都尉于季友居嫡母丧,与进士刘师服欢宴夜饮。季友削官爵,苔四十, 忠州安置;师服笞四十,配流连州;于頔不能训子,削阶。己酉,出太仓粟二十五 万石粜于西京,以惠饥民。庚戌,敕改蔡州吴房县为遂平县,移置于文城栅南新城 内。丁卯,贼郾城守将邓怀金与县令董昌以郾城降。甲戌,渭南雨雹,中人有死者。 丙子,诏权罢河北行营,专讨淮、蔡。
五月庚寅朔。癸巳,随唐节度使李醖奏败贼于吴房,获贼将李祐。己亥,以尚 书左丞许孟容为东都留守,充都畿防御使。时东畿民户供军尤苦,车数千乘相错于 路,牛皆馈军,民户多以驴耕。己酉,作蓬莱池周廊四百间。
六月己未朔,以卫尉卿程异为盐铁使,代王播。时异为盐铁使副,自江南收拾 到供军钱一百八十五万以进,故得代播。壬戌,贼吴元济上表,请束身归朝。时连 破三栅,贼势迫蹙,实欲归朝,而制于左右,故不果行。乙酉,京师大雨,含元殿 一柱倾,市中水深三尺,坏坊民二千家。
秋七月戊子朔。壬辰,诏以定州饥,募人入粟受官及减选、超资。河北水灾, 邢、洺尤甚,平地或深二丈。甲辰,户部尚书于頔请致仕,不允。岭南节度使崔咏 卒。乙酉,敕:“今后左降官及责授正员官等,宜从到任经五考满,许量移;如未 满五考遇恩赦者,从节文处分;如犯十恶大逆、赃贿缘坐,奏取进止。”庚戌,以 国子祭酒孔戣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丙辰,制以中书侍郎、平章事裴度守门下 侍郎同平章事、使持节蔡州诸军事、蔡州刺史,充彰义军节度、申光蔡观察处置等 使,仍充淮西宣慰处置使。以朝散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上护军、赐紫金鱼袋崔 群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刑部侍郎马总兼御史大夫,充淮西行营诸军 宣慰副使;以太了右庶子韩愈兼御史中丞,充彰义军行军司马;以司勋员外郎李正 封、都官员外郎冯宿、礼部员外郎李宗闵皆兼侍御史,为判官书记:从度出征。诏 以郾城为行蔡州治所。
八月戊午朔。庚申,裴度发赴行营,敕神策军三百人卫从,上御通化门劳遣之。 度望门再拜,衔涕而辞,上赐之犀带。以河南尹辛秘为潞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 代郗士美。以士美为工部尚书,孟简为户部侍郎。戊辰,以同州刺史张正甫为河南 尹。甲申,裴度至郾城。
九月丁亥朔。戊子,出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送度支估计供军。甲午, 御史台奏;“同制除官,承前以名字高下为班位先后。或名在前身在外,及到,却 在旧人之上。今请以上日为先后。”敕曰:“名在前,上日在后,未逾月,不在此 限。行立班次,即宜以敕内前后为定。”戊戌,剑南东川节度卢坦卒。己亥,贬京 兆尹窦易直为金州刺史,以鞫狱得赃不实故也。辛丑,以御史中丞为京兆尹。壬寅, 以湖南观察使韦贯之为太子詹事分司。乙巳,以刑部郎中知杂崔元略为御史中丞。 丁未,以朝议大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检校兵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 梓州刺史,充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庚子,以抚州刺史袁滋为湖南观察 使。
冬十月壬申,裴度往沲口观板筑五沟,贼遽至,注弩挺刃将及度,面李光颜, 田布扼其归路,大败之。是日,度几陷。癸酉,内出《元和辩谤略》三卷付史馆。 甲申,以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李鄘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左丞卫 次公代鄘为淮南节度使。己卯、随、唐节度使李醖率师入蔡州,执吴元济以献,淮 西平。甲申诏:“淮西立功将出,委韩弘、裴度条疏奏闻。淮西军人,一切不问。 宜准元敕给复二年。”十一月丙戌朔,御兴安门受淮西之俘。以吴元济徇两市,斩 于独柳树;妻沈氏,没入掖庭;弟二人、子三人,配流,寻诛之;判官刘协等七人 处斩。录平淮西功:随唐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李醖检校尚书左仆射、襄州刺史, 充山南东道节度、襄邓随唐复郢均房等州观察等使;加宣武军节度使韩弘兼侍中; 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并检校司空。以宣武军都虞候韩公武检校 左散骑常侍、鄜坊丹延节度使,以魏博行营兵马使田布为右金吾卫将军,皆赏破贼 功也。甲午,恩王连薨。以蔡州郾城为溵,析上蔡、西平、遂平三县隶焉。戊申, 以淮西宣慰副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裴度守本官,赐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 户;以蔡州留后马总检校工部尚书、蔡州刺史、彰义军节度使、溵州颍陈许节度使。 丙子,以右庶子韩愈为刑部侍郎。是岁,河南、河北水。
十三年春正月己酉朔,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御丹凤楼,大赦天下。己丑, 以文宣王三十八代孙孔惟晊袭文宣公。庚寅,敕李师道频献表章,披露恳诚,宜令 谏议大夫张宿往彼宣慰。辛亥,以礼部尚书王播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二月 乙亥,御麟德殿,宴群臣,大合乐,凡三日而罢,颁赐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