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二
明道元年春二月癸卯,吕夷简上《三朝宝训》。丙午,诏仕广南者毋过两任, 以防贪黩。庚戌,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戊午,录故宰臣孙, 并试将作监主簿。甲子,诏员外郎以上致仕者,录其子校书郎,三丞以上斋郎。丁 卯,以真宗顺容李氏为宸妃,是日妃薨。
三月戊子,颁《天圣编敕》。戊戌,以江、淮旱,遣使与长吏录系囚,流以下 减一等,杖笞释之。己亥,除婺、秀州丁身钱。
夏四月丙午,录系囚。戊午,知棣州王涉坐冒请官地为职田,配广南牢城。
五月癸酉,遣使点检河北城池器甲,密访官吏能否。壬午,废杭、秀二州盐场。
秋七月丙申,诏诸路转运使举国子监讲官。丁酉,王曙罢。太白昼见,弥月乃 灭。
八月辛丑,以晏殊为枢密副使。丙午,晏殊参知政事。甲寅,以杨崇勋为枢密 副使。辛酉,授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壬戌,大内火,延八殿。癸亥, 移御延福宫。甲子,以吕夷简为修内使。乙丑,诏群臣直言阙失。丁卯,大赦。
九月庚寅,重作受命宝。丙申,皇太后出金银器易左藏缗钱二十万,以助修内。
冬十月庚子,黄白气五贯紫微垣。丁巳,诏汉阳军发廪粟以振饥民。
十一月甲戌,以修内成,恭谢天地于天安殿,谒太庙,大赦,改元,百官进秩, 优赏诸军。是日还宫。己卯,冬至,率百官贺皇太后于文德殿,御天安殿受朝。壬 辰,延州言夏王赵德明卒。癸巳,以德明子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十二月 壬寅,以杨崇勋为枢密使。戊午,诏获劫盗者奏裁,毋擅杀。壬戌,西北有苍白气 亘天。是岁,京东、淮南、江东饥。
二年春正月己卯,诏发运使以上供米百万斛振江、淮饥民,遣使督视。
二月戊戌,含誉星见东北方。庚子,诏江、淮民饥死者,官为之葬祭。乙巳, 皇太后服衮衣、仪天冠飨太庙,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是日,上皇太后尊号曰应 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丁未,祀先农于东郊,躬耕籍田,大赦。百官上 尊号曰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
三月庚午,加恩百官。丁亥,祈雨于会灵观、上清宫、景德开宝寺。庚寅,以 皇太后不豫,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乾兴以来贬死者复官,谪者内徙。甲午,皇 太后崩,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吕夷简为山陵使。
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遗留物赐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 至是帝始知为宸妃所生。甲辰,以大行皇太后山陵五使并兼追尊皇太后园陵使。戊 申,听政于崇政殿西厢。己酉,罢乾元节上寿。壬子,诏臣僚、宗戚、命妇毋得以 进献祈恩泽,及缘亲戚通表章。罢创修寺观。帝始亲政,裁抑侥幸,中外大悦。癸 丑,召还宋绶、范仲淹。丙辰,内侍江德明等并坐交通请谒黜。己未,吕夷简、张 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皆罢。以张士逊为昭文馆大学士,李迪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随参知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王德用签书枢密 院事。壬戌,御紫宸殿,以张士逊为山陵使兼园陵使。癸亥,上大行太后谥曰庄献 明肃,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谥曰庄懿。
五月戊辰,诏礼部贡举。癸酉,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乙亥,罢群牧 制置使。丙子,命宰臣张士逊撰《谢太庙》及《躬耕籍田记》。检讨宋祁言,皇太 后谒庙非后世法,乃止撰《籍田记》。戊寅,录系囚。
六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壬寅,录周世宗及高季兴、李煜、孟昶、刘继元、刘 鋹后。癸卯,命审刑、大理详定配隶刑名。戊午,减天下岁贡物。
秋七月丁丑,诏知耀州富平县事张龟年增秩再任,以其治行风告天下。戊子, 诏以蝗旱,去尊号“睿圣文武”四字,以告天地宗庙,仍令中外直言阙政。
八月甲午朔,契丹使来吊慰祭奠。壬寅,作奉慈庙。甲辰,诏中外毋避庄献明 肃太后父讳。丁巳,置端明殿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