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悲陈陶》,诗中深刻描绘了安史之乱期间,唐军在陈陶之战中的惨烈败绩及其后的影响,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民族的苦难。
孟冬十郡良家子:诗开篇点明时间在初冬时节,"十郡良家子"指的是来自各地的优秀青年子弟,他们应征入伍,成为保卫国家的士兵。这里用“良家子”强调这些士兵多为平民百姓中的佼佼者,突显战争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血作陈陶泽中水:描述了战场上鲜血横流,仿佛将陈陶泽(地名)的水都染成了红色,形象地展示了战斗的惨烈和伤亡的惨重,"血作水"的比喻强化了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恐怖。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半句写战场上的宁静,暗示战斗已结束;后半句则揭露了宁静背后的巨大悲剧——四万名忠义之士同日在战斗中牺牲。"野旷天清"的宁静反衬出战争后果的沉重,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这里的“胡”指入侵的叛军或外族军队,他们得胜归来,箭矢上沾满鲜血,却毫不在意地清洗武器,甚至在城市中饮酒高歌,显示出胜利者的傲慢与残忍,以及对生命的漠视。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城中的居民(都人)面对这样的惨状,只能向北方(唐朝中央的方向)哭泣,日夜期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到来,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这表达了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及对官军支援的迫切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无辜牺牲的士兵和受苦民众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