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

发白马

作者:李白 〔唐代〕
更新时间:2021-01-15 14:35:42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威武的将军率军出征的壮阔场景,以及其赫赫战功与对边疆安定的贡献。全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展现了古代军事将领的英雄气概与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下是逐句解析:

  •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描述将军率领装备精良的骑兵(白马象征),手持代表皇命的旌节,庄严地跨越黄河,踏上征战之路。

  •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行军队伍中箫鼓齐鸣,响彻山川,如同海洋中的波涛汹涌,形象地表现了大军行进时的声势浩大。

  •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武安”可能指代战场或勇士,此句形容战斗激烈到连屋瓦都震动;“易水无寒歌”则借荆轲刺秦前在易水边的悲歌典故,反衬此时无人悲歌,皆因士气高昂,无畏前行。

  •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将铁骑比喻为连绵不绝的雪山,其数量之众、气势之盛,甚至能将滹沱河这样的大河饮干,极言兵力之强、战力之猛。

  •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军队远征至极北之地(月窟,泛指边远地区),不断辗转作战,战略灵活多变,直至朝那(古地名),展现了军事行动的广度与深度。

  •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取胜后,将军倚剑站立于燕然山(象征胜利的标志),边疆烽火台巍峨排列,象征边境安宁,敌患已除。

  •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战争平息后,万里之外的边疆景象从荒凉变得生机勃勃,五原(泛指边疆富饶之地)等地农耕繁忙,显示了战争胜利带来的和平安定。

  •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总结全诗,强调将军的赫赫战功,一扫大漠之敌,如擒虎般征服强敌,最终收起武器(戢金戈),象征和平的恢复。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将军领兵征战的生动描绘,赞颂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及其为国家安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白马篇

下一篇:千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