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

作者:佚名 〔两汉〕
更新时间:2021-01-14 15:58:19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景与人生感慨相交织的画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体解析如下: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开篇以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宁静的夜晚为背景,营造出清冷而幽美的氛围。促织(蟋蟀)在东墙下的鸣叫,增添了夜晚的生动与一丝寂寞之感。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玉衡”是北斗七星之一,这里用以指示季节,表明时间已至初冬(孟冬)。天空中繁星点点,清晰可数,展现出夜空的清澈与广阔,也隐含着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白露湿润了野外的草木,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从夏末到初冬的快速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秋天的蝉在树间发出最后的鸣叫,预示着生命的终结;“玄鸟”通常指的是燕子,它们的离去象征着温暖季节的结束,引出对离别与迁徙的思考,以及对归宿的探问。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 转入对人事的回忆,提到昔日同窗好友,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振翅翱翔,比喻朋友事业有成或地位提升。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但这些朋友却忘记了曾经的友情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将“我”像废弃的旧迹一样抛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被遗忘的痛苦。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引用天文景象比喻人事,南箕(星座名)、北斗与牵牛星,都是夜空中显著的标志,但“牵牛不负轭”意味着看似紧密相关的星星实则并不能承担负重,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虚假与不可靠。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 最后,诗人感叹真正坚如磐石的友谊难寻,那些只追求虚名浮利的朋友关系,最终并无实际意义,表达了对真诚情谊的渴望与对世间浮华的批判。

全诗借自然景象与人生经历的交织,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友情变迁及人生虚无的深刻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珍视与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扫二维码,然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


上一篇:客从远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