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情的庭院景致,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开场两句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庭院中生长着一株奇异的树木,绿叶茂盛,花朵绚烂。这里,“奇树”可能寓意着不凡或特指,而“发华滋”形容花开得正盛,满树繁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诗人被这美丽景象触动,于是攀上枝条,摘下最繁茂艳丽的部分(“折其荣”),打算将这份美好赠予心中所思念的人。这一举动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美好、传递情感的渴望。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摘下的花儿香气馥郁,充盈了诗人的衣襟和袖口,却因路程遥远,无法将这份馨香与思念亲自送达至所思之人身边。这里,“馨香盈怀袖”既是实写花香,也暗喻情感深厚、无处不在,而“路远莫致之”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最后两句,诗人自问自答,言明这花本身或许并不稀奇珍贵,之所以如此看重并寄情于它,是因为它触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特别是与所思之人分别已久,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的“但感别经时”点出了全诗的核心——思念之情因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浓厚,物虽轻,情却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摘花欲赠却因路遥不可达的场景,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无法言说的哀愁,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