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

作者:佚名 〔两汉〕
更新时间:2021-01-14 15:56:58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夜晚,因思念家乡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以下是逐句解析:

  •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开篇以明亮皎洁的月光作为引子,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挂着罗帐的床榻上,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孤寂的夜晚氛围。皎皎明月,既映衬出夜的静谧,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不平静。

  •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主人公因心中充满忧愁,无法安睡,于是起身穿衣,在室内来回踱步。这一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宁,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和挣扎。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里,主人公反思自己在外游历的生活,虽然表面上看似有“乐”,但实际上这种快乐并不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缺,因而生出早日归家的念头。这反映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主人公走出门外,独自在夜色中彷徨,心中的愁绪无处诉说,表达了孤独无助的情感状态。这种无人可诉的苦楚,进一步加深了其内心的孤独感。

  •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最终,主人公又回到屋内,伸颈远望(引领),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但终究只能独自面对这份哀伤,泪水不禁滑落,沾湿了衣裳。这一细节刻画,将主人公的哀愁推向了高潮,展现了其深沉的思乡之情及无法排解的忧伤。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异乡游子在月夜下的孤独、忧愁与思乡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漂泊生涯的复杂感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扫二维码,然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


上一篇:涉江采芙蓉

下一篇:冉冉孤生竹